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966年邢台地震: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地震事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966年邢台地震: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地震事件

引用
1
来源
1.
http://m.ifensine.cn/baike/show-382518.html

1966年邢台地震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地震事件之一。这次地震由两次7级以上强震组成,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将详细介绍这次地震的背景、经过、影响以及后续的纪念活动。

灾害背景

1966年邢台地震震区位于滹沱河冲积扇的西南缘,太行山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的前缘,古宁晋泊湖积—冲积洼地及冲积平原之间。滏阳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震区中部。

震区在构造上属于邢台地堑区,东邻沧县隆起,北接翼中拗陷,西界太行隆起,南邻内黄隆起。这次地震活动严格限制在邢台地堑内部。

邢台地堑的总体构造方向为北北东向,内部发育一系列较大的北北东—北东向断裂带,局部尚发育有北西—北西西向断裂。根据物探资料,地堑的凸起和凹陷之间有两条隐伏断裂;一条在南部,方向由西端的北西西向转为东端的北东向;一条在北部,方向为北北东。前者的东北端点与后者的西南端点相距20公里。根据地区破坏和地震活动特点判断,这两条隐伏断裂经这次地震活动已经相互沟通。

地震经过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在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东,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烈度为9度强。继这次地震之后,1966年3月22日在宁晋县东南分别发生了6.7级和7.2级地震各一次,1966年3月26日在老震区以北的束鹿南发生了6.2级地震,3月29日在老震区以东的巨鹿北发生了6级地震。从3月8日至29日在21天的时间里,邢台地区连续发生了5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是3月22日16时19分在宁晋县东南发生的7.2级地震。〔6.8级地震波及142个县市,7.2级地震破坏范围包括136个县市。有感范围北到内蒙多伦,东到烟台,南到南京,西到铜川等广大地区。〕这次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烈度为10度、这一地震群统称为邢台地震。

邢台地震包括5次6级以上地震:

  • 邢台专区隆尧县:6.8级地震
  • 邢台专区宁晋县:6.7级地震,7.2级地震
  • 邢台专区巨鹿县:6级地震
  • 石家庄专区束鹿县(今辛集市):6.2级地震

人员伤亡

该地震造成8064人死亡,38451人受伤。

救援过程

周总理三次亲临灾区,察看灾情,慰问群众,部署救灾工作。同时对地震工作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向灾区人民发出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庄严号召,极大地鼓舞了震区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参谋部立即通知震区附近驻军赶赴震区,参加救灾工作。周总理亲临灾区指挥救灾、看望灾民、视察灾情。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救灾的达100多个单位、36674人,其中解放军官兵24411人、医务人员7095人,汽车881辆,飞机38架。各种救灾物资、药品也源源不断地运到灾区。

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灾区成立了以部队为主的党、政、军联合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司令部、政治部、医疗卫生、物资供应、交通运输、治安等办公室。设立了7个分指挥部,各受灾地区、县也相应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当地的灾情上报、救灾物资的申报、转运、分发,人民生活的安置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

灾害影响

1966年邢台地震的破坏范围很大,一瞬间便袭击了河北省邢台、石家庄、衡水、邯郸、保定、沧州6个地区,80个县市、1639个乡镇、17633个村庄,使这一地区,倒塌房屋508万余间,这次地震袭击了110多个工厂和矿山,袭击了52个县市邮局,破坏了京广和石太等5条铁路沿线的桥墩和路堑16处,震毁和损坏公路桥梁77座,地方铁路桥2座。毁坏农业生产用桥梁22座共540米。

地震造成了山石崩塌。1966年3月22日7.2级地震时,邢台、石家庄、邯郸、保定4个地区,发生山石崩塌361处,山崩飞石撞击引起火灾22处,烧毁山林3000亩。

震后次生火灾连续发生。根据邢台、衡水、石家庄、邯郸、保定5个地区统计,1966年3月中旬至4月初,就发生火灾422起、烧伤74人,烧毁防震棚470座。

地震波及范围/损失:北到内蒙古自治区多伦,东到烟台,南到南京,西到铜川/地震发生后,漫天飘雪。

这次地震造成的地面破坏以地裂缝和喷水冒砂为主。地裂缝沿着滏阳河、古宁晋泊和古河道范围呈带状分布,总体走向为北30o~35o东。喷水冒砂比较普遍,多分布在古河道、地形低洼和土质疏松地区。

沿古河道,不仅地裂缝及喷水冒砂普遍,而且位于古河道上的村庄比相邻村庄的破坏严重;在同一村庄中,古河道通过地段的房屋又比其它地段破坏严重。

极震区内的居民点多为土坯墙结构的平房,多数分布在巨厚的亚粘土、粘土、粉砂土等沉积物之上。在地震中,受喷水冒砂、砂土液化的影响,土层承压能力显著降低。另外,这里过去是涝洼盐碱地区,由于地下水和盐碱的长期腐蚀,地基、墙脚很不结实,使房屋的抗震能力大大减弱,因而破坏严重。

极震区地形地貌变化显著,出现大量地裂缝、滑坡、崩塌、错动、涌泉、水位变化、地面沉陷等现象,喷水冒沙现象普遍,最大的喷沙孔直径达2米。地下水普遍上升2米多,许多水井向外冒水。低洼的田地和干涸的池塘充满了地下冒出的水。淹没了农田和水利设施。地面裂缝纵横交错,延绵数十米,有的长达数公里,马兰一个村就有大小地裂缝150余条。有的地面上下错动几十厘米。冀县阎家寨附近百津渠的堤坝原高出地面2米,震后陷入地表以下2米,在长110米、宽11米的地段上,裂开宽有5米大缝,缝深4米。震区内滏阳河两岸造成严重坍塌,任村滏阳河故道被挤压成一条长48米、宽3米、高1米的土粱。

灾害纪念

纪念活动

2016年3月8日上午10时,邢台抗震救灾50周年纪念活动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举行。当地干部群众、学生、企业界代表1000多人齐集邢台地震纪念碑广场,共同缅怀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

河北省副省长许宁和国家地震局有关领导出席纪念活动。

纪念碑馆

邢台地震是中国灾害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地震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邢台地震为中国抗震救灾和地震预测预报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为了铭记邢台地震的经验教训,追怀亡者,激励后人,垂教后人,由地震震中所在的隆尧县地震办公室倡议,原国家地震局、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地震局、原邢台地区公署、隆尧县人民政府及震区部分群众集资50多万元,于1987年3月8日在邢台地震的震中区隆尧县县城东建成了邢台地震资料馆和邢台地震纪念碑,建成后至今共接待参观者十余万人次。邢台地震纪念碑高19.66米,标志着1966年,台基高2.4米,分为三层,每层八步台阶,象征3月8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