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动创新 "义"路共赢 | "引凤筑巢" 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
"武"动创新 "义"路共赢 | "引凤筑巢" 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
开栏的话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今年武义县企业创新发展大会提出,创新发展永无止境,内生裂变方能从容应变。为展现武义企业充分发挥"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聚力科技攻关、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举措,县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武'动创新 '义'路共赢"专栏,通过镜头与笔触记录下"武义智造"的突围之路。
日前,走进浙江润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崭新的厂房,工程建设进入尾声。厂房内,工人们正忙着搬运、调试各种生产设备,全力推动新产线全面投产。
"新的一年,我们将对现有产线实施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浙江润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勇升介绍说。
据了解,季勇升是土生土长的金华人,大学毕业后,赴江苏创业发展二十余载。2022年,通过精准招商政策,我县将"润优"从江苏招引回武。"润优"总部"落户"武义后,为我县半导体光伏新材料产业链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我们公司的年产4万吨高纯石英制品(耐火材料)及半导体硅基新材料项目,从提交项目申请到土地平整交付,仅用了3个月时间。在这期间,政府还积极协调各方,解决了水、电、路等各类配套设施问题,为项目顺利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关部门贴心而又高效的服务,让季勇升赞不绝口,他说,"武义对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让我更加坚定了回家乡投资发展的决心"。
来到武义后,"润优"始终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自身创新力。公司与浙江大学硅及先进半导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深度合作,并与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成立了联合实验室。该联合实验室由杨德仁院士领衔,汇聚多名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研究生,聚焦石英材料提纯工艺、晶体缺陷控制等关键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20余项。
去年,高纯石英砂市场遇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润优"仍埋头钻研,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其自主研发的5N级高纯石英砂,品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且能实现批量化生产。
"2025年,我们将紧跟行业需求,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新材料、新工艺,推动产业升级,着力破解国内半导体、光伏行业关键材料'卡脖子'难题,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季勇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