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口罩材料有哪几种 一次性口罩污染怎么解决
可降解口罩材料有哪几种 一次性口罩污染怎么解决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口罩使用量的增加,可降解口罩材料的研发和一次性口罩污染的解决方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介绍几种可降解口罩材料及其特点,并探讨解决口罩污染问题的可行方案。
可降解口罩材料有哪些?
1. 聚酯纤维材料可降解口罩
北京化工大学王朝副教授课题组与彤程新材料集团研发团队合作,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降解口罩。他们首次设计合成了熔融指数高达1200g/10min的可生物降解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熔喷料;突破了阻隔层无纺纤维布制备技术,实现了阻隔层纳米纤维或微米纤维的成功纺丝。耳带材料未来将采用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开发的生物可降解聚酯弹性体材料。该口罩储存稳定,在普通环境下不会发生降解或性能下降。基于过去大量研究数据,口罩阻隔层材料只有在堆肥的土壤中,才会进行降解,一般在几个月内会完全降解,由微生物进行分解,释放出水和二氧化碳。
2. 聚乳酸材料可降解口罩
河南一家企业研发上市了一款可降解口罩,采用聚乳酸材料。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酯类聚合物,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实现生物降解,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在堆肥条件下,这款口罩的主体材料在180天内生物降解率可达90%以上。
3. 纤维素材料可降解口罩
以植物纤维为原材料,有着良好的透气性。此外,可降解口罩在制作过程中不再加入胶水、粘合剂或是其他任何成分。在自然条件下,微生物可以将细菌纤维素降解成小分子糖而不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因为纤维素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基团,分子之间以氢键相互连接,所以细菌纤维素是一种水凝胶,具有亲水性和透气性。
一次性口罩污染怎么解决?
考虑到未来人类还将持续地大量消耗口罩,口罩带来的污染问题也必须解决。目前的解决思路有两个。
- 一个就是开发可以生物降解的新材料,用来替代聚丙烯。
现在国内口罩生产企业主要在探索聚乳酸方向,从成本上和细菌过滤的效果上看,聚乳酸材料都比较理想。当然,聚乳酸口罩想要普及,还需要把价格缩小一个数量级,从几块钱变成几毛钱才行。
- 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对现有口罩做回收利用。
回收回来的口罩可以干什么呢?全球科学家都在开脑洞,为口罩寻找各种应用场景。
比如,把口罩做成水泥呢?口罩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超细纤维,这是一种韧性极强的塑料。能不能把它掺进混凝土,用来铺路、盖楼呢?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口罩切碎成5—30毫米不等的纤维,再加上氧化石墨烯溶液,按照1:100的比例,把经过处理的“口罩浆”和水泥拌在一起,做成口罩水泥。然后静置一个月,比较它和普通水泥的差别。
一个月后,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氧化石墨烯形成了一层薄膜,它强烈地黏附在纤维表面,这样就吸收了混凝土的微小断裂能量。相比于普通水泥,口罩水泥的劈裂拉伸强度提高了47%,但抗压能力仅降低了3%。也就是说,口罩水泥比普通水泥更不易开裂。用这个方法铺设一公里道路,能消耗300万只、共93吨口罩。
除了做水泥,口罩还能用来做电池。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主持开发了一种新电池,在这种电池里,口罩会跟石墨烯溶液一起制成电极,还会被单独制成绝缘隔层,身兼数职。相比于锂离子电池,这种“口罩电池”重量更轻、成本更低,能量密度却跟锂离子电池不相上下。在全球动力电池涨价的大背景下,“口罩电池”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