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位置、治疗全解析,5分钟运动有效缓解
【坐骨神经痛】位置、治疗全解析,5分钟运动有效缓解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着全球约40%的人口。它不仅在30到50岁的人群中更为常见,而且在老年人中也经常发生,这主要是由于脊柱退行性病变所致。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坐骨神经痛的原因、症状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5分钟舒缓运动,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坐骨神经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影響約 40% 的人口。它在 30 到 50 歲的人群中更為常見,但在老年人中也經常發生,這是由於脊柱退行性病變所致。坐骨神經痛原因是由於腰骨盆脊柱下部的一般性磨損所引起的,坐骨神經病症狀輕微者在腰部、大腿、小腿或腳掌會出現拉扯或麻痺的感覺,嚴重者可以導致半身不遂,下肢肌肉癱瘓。
物理治療師將於內文與你拆解坐骨神經痛原因及治療,並教你5分鐘舒緩坐骨神經痛的物理治療運動,以有效根治坐骨神經痛。
急性與慢性坐骨神經痛症狀
急性坐骨神經痛: 發病2周內,主要是由意外創傷導致的腰痛、腳麻痺,或是下肢肌肉乏力。
慢性坐骨神經痛: 疼痛2周以上,有些人疼痛更達5年以上。主要是由於椎間盤受損、脊椎神經受壓或者坐骨神經受壓所引致的。
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及成因
- 椎間盤突出或脫出:這是最常見的原因,椎間盤突出或脫出可能會壓迫到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症狀。
- 脊椎關節炎:脊椎關節退化和發炎可能會導致神經受壓和疼痛。
- 脊椎狹窄:脊椎管或神經根管狹窄會擠壓神經根,引起疼痛。
- 骨刺形成:長期使用、創傷或退化可能會導致骨刺形成並刺激神經。
- 腰肌勞損:過度使用或緊張的腰肌可能會引起神經根刺激和疼痛。
- 下肢肌肉繃緊:梨狀肌、膕繩肌繃緊以致坐骨神經壓住;臀中肌、臀小肌繃緊以致假性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位置及症狀
- 彎腰或久坐時疼痛加劇:穿鞋、刷鞋、洗頭出現困難;坐立超過15分鐘坐骨神經痛特徵加劇。
- 腰部疼痛向下蔓延:坐骨神經痛位置多從腰部開始,沿著臀部、大腿後側,一直延伸到小腿或腳掌。
- 腿部麻木或刺痛感:腿部出現麻木、刺痛或刺痛感,有時伴隨著腳部無力。
- 肌肉無力或肌肉萎縮:長期受壓的坐骨神經可能導致相應的肌肉無力或肌肉萎縮。
- 行走困難或姿勢改變:由於疼痛和不適,行走變得困難,可能需要改變姿勢來舒緩坐骨神經痛。
- 影響排泄功能:出現排便困難,甚至有機會出現失禁情況
坐骨神經痛的物理治療
針灸治療
- 放鬆腰背肌肉,減低肌肉張力
- 增加局部血液循環
- 舒緩神經張力
筋膜刀治療
- 放鬆腰背肌肉,減低肌肉張力
- 增加整體血液循環
腰椎手法放鬆
- 解鬆腰椎個別關節
- 提高腰椎活動度
- 增加局部血液循環
普拉提運動
- 強化核心肌群耐力
- 活動腰椎關節,調整椎間壓力
- 身體塑形,舒展身心
- 喚醒深層肌肉,改善姿勢
坐骨神經痛如何舒緩及治療
- 中醫治療:針灸推拿等可以放鬆肌肉,內服中藥有行氣活血止痛的效果,能有效舒緩坐骨神經痛。
- 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師可以進行手法治療、牽引治療、電療、針灸和康復運動等治療方法,以減輕疼痛及神經受壓,另外增強肌肉力量和靈活性。坐骨神經痛物理治療結合中醫治療能有效根治。
- 休息和適當姿勢:適當休息和改變姿勢可以幫助舒緩坐骨神經痛,避免長時間坐立。同時,保持正確的姿勢,特別是在坐姿和站姿時,有助於減少肌肉壓力和緊張。
- 運動和伸展:進行一些適度的運動和伸展可以增強肌肉,改善血液循環,減輕坐骨神經痛。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如游泳或普拉提,都可以舒緩坐骨神經痛。
改善坐骨神經痛:5分鐘舒緩物理治療運動
眼鏡蛇式
- 眼鏡蛇式,手肘垂直放在肩膀下方,兩隻前臂平貼在床上,互相平行。
- 抬起你的胸膛,雙肘撐起身體。
- 一次要撐住30秒,一邊深呼吸,30秒後再放鬆。
- 如果你腿部的疼痛有所減緩,再重複做兩次。但你若感到不舒服,就先暫停這個運動,尋求專業醫療意見。
拱橋
- 仰臥,躺在床上,面向天,膝蓋彎曲,腳掌貼在床上。
- 接著用腹部的力量抬起下背及臀部。
- 一次維持5秒鐘,之後回到開始位置。重覆這套動作10次。
放鬆梨狀肌
- 先找出骶椎及大轉子位置
- 用按摩球放鬆中間的位置,維持1-2分鐘,每天可做2-3次
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避免坐骨神經痛惡化?
改善生活習慣可以有助於預防坐骨神經痛的發生。這包括:
- 避免過急動作彎腰
- 避免長時間坐立或蹲下,每30分鐘建議起身走路及伸展
- 避免過大動作的咳嗽或打噴嚏
- 以正確姿勢搬運物件,過重的物件要尋求別協助
- 以正確姿勢做運動,選擇合適自己的負重
- 睡眠時要有良好的軟墊支撐
治療日記- - 個案分享
每隔幾年就復發的坐骨神經痛
(1)背景
鐘先生出現咗坐骨神經痛好多年,每次搬重嘢後,或者去旅行揸長途車,都容易會誘發右腳痛同埋腰痛。長時間坐、彎腰執嘢同埋打乞嗤都會令痛楚加劇,令到工作時不能夠集中。MRI報告L4/5, L5/S1椎間盤突出,右側腰椎神經孔收窄。
(2)首次檢查及治療
第一次黎睇物理治療,佢嘅右側下腰椎出現腫脹,兩側豎直肌繃緊,右側臀部肌肉,特別是梨狀肌不能放鬆。直腳抬腿測試只能到40度,右腳麻痹加劇,反映坐骨神經受到擠壓。首先透過針灸鬆解下腰多裂肌及臀部多裂肌,手法打開右側腰椎關節及神經孔,症狀稍有舒緩。當日教咗佢腰椎旋轉及眼鏡蛇式運動,以減少椎間盤對坐骨神經的壓力。
(3)深層檢查及調整
經過三次物理治療過後,鐘先生喺日常運動只有輕微痛楚影響,唯坐超過兩個鐘頭,痛楚仍然會逐漸加劇。除咗同佢鬆解右側側線的筋膜外,經過內臟筋膜調整肝臟及右腎筋膜後,整體情況已經有所改善,只需一些簡單伸展長時間坐已經不是問題。
(4)穩定後的矯正與復康運動
在痛楚較為舒緩的第二次治療開始,開始教鐘先生做一些核心嘅運動,包括普拉提運動及神經動態鬆動術(核心訓練的一種),建立腹壓及核心穩定性,加強腰部嘅抗壓能力。另外教佢如何建立良好的姿勢,找出腰椎及盤骨中立位置,減輕喺坐姿站姿時對椎間盤的負擔,之後佢身體都能夠克服日常生活嘅挑戰。
坐骨神經痛多久會好?
一般急性坐骨神經痛1周內有改善。 然而,坐骨神經痛到了2周以上仍未復原,便有機會是源自於結構上的轉變,如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等,建議及早諮詢醫生、物理治療師等專業醫護人員意見。
坐骨神經痛甚麼時候需要照磁力共振(MRI)?
做影像檢查前,我們需要考慮有否出現以下問題:
- 痛楚是否已經嚴重影響你的起居習慣,工作生活
- 痛及麻痺拉扯的範圍是否正在擴大
- 出現下肢肌肉無力的情況
- 出現難以控制大小便的情況
要是出現以上任何一項情況都建議及早諮詢醫生意見,綜合情況決定是否進行磁力共振檢查。
坐骨神經痛應該看中醫還是物理治療?
中醫主要透過中藥、針灸及推拿等方法治療坐骨神經痛;物理治療主要透過手法治療、電療儀器及運動矯正等方法治療坐骨神經痛。對於一般的坐骨神經痛來說,兩種方法皆可有效治療,你可以按自己喜好選擇。然而,當一些涉及內科問題的坐骨神經痛,如肝膽問題或脾胃問題,結合中醫及物理治療的方法方能根治坐骨神經痛。
更多患者心聲
吳朗然 註冊物理治療師
註冊物理治療師吳朗然致力於人體力學和身體傷患的研究,不懈鑽研西方整骨療法及中醫治療手法,希望為每個病人開拓治療的新道路。他擅長追尋及分析痛症嘅源頭,患處不一定就是該處的發炎或勞損,複雜的痛症往往是身體各處代償的結果。手法及針灸治療處理粘連的肌肉及關節,電療能處理急性發炎及各類痛症,呼吸及運動矯正則為建立健康的基礎。
診所環境
現代化藥房
寬敞舒適的診症空間
薈元特點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Mana Health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