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数到3"真的有效吗?4种更有效的管教方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到3"真的有效吗?4种更有效的管教方式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eugenebaby.com/articleList/%E8%82%B2%E5%85%92%E8%B3%87%E8%A8%8A/%E6%B9%8A%E4%BB%94%E5%AD%B8%E5%A0%82-%E6%88%91%E6%95%B8%E5%88%B03-%E5%B0%8F%E6%9C%8B%E5%8F%8B%E7%95%B6%E8%80%B3%E9%82%8A%E9%A2%A8-4%E5%80%8B%E6%AF%94%E6%95%B8%E5%88%B03%E6%9B%B4%E6%9C%89%E6%95%88%E7%9A%84%E7%AE%A1%E6%95%99%E6%96%B9%E5%BC%8F

"数到3"这种管教方式在很多家庭中都很常见,但这种方式真的有效吗?研究表明,这种看似简单的计数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探讨"数到3"的潜在问题,并提供更有效的管教方法。

3个"数到3"对小朋友的负面影响

影响1:剥夺自我负责及思考判断的能力

父母效能训练课程的创始人Thomas Gordon博士将"数123"列为恐吓威胁的一种沟通障碍,与权威式教育中的打骂惩罚同出一辙。大多数家长认为这种权威压制的方式有效,却不知道孩子顺从只是出于对后果的恐惧,而不是自律和尊重。恐惧迫使孩子无奈妥协,不仅增加了孩子的焦虑和压力,从长远来看还会剥夺孩子的自我负责和思考判断能力。

影响2:形成恶性循环

"数到3"最终只会造成恶性循环。家长以为对孩子"数123"是在给孩子机会,如果孩子不把握,受到惩罚也顺理成章。但对孩子来说却有讨价还价的空间,认为:"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等到你数到3我才认真看待。"这迫使父母不断重复:"二又三分一……二又三分二……",陷入无休止的拉锯战。

影响3:难以养成自律习惯

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依然我行我素,等待父母发落才暂时改变,形成恶性循环。因为孩子并不清楚自己哪里做错了,以及为什么要做某事,但父母又会生气地责怪孩子自私,不为他人着想。"数到3"只会加强孩子忽视父母和周围人的习惯,难以养成自律习惯。

4个更有效的管教方式

方法1:将孩子当作大人,先请求帮助

家长使用"123"这一招通常是孩子的行为妨碍了家长满足某些需要。例如,孩子在游乐场玩得兴高采烈,快到吃饭时间,家长可以先走过去拉着孩子到一边说:"宝宝,妈妈有个难题需要你帮忙,你过来听我讲。"孩子天生都喜欢帮助妈妈,这样也有助于孩子暂时为情绪降温,专心听妈妈的话。

假如另一半和朋友在家里看球赛看得兴起,你也不会说:"老公,已经是凌晨3点了,我数3声,如果你……",反而会轻轻走到老公身边跟他说话:"老公,我有些事情想跟你商量。"孩子也是人,家长应该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孩子。

方法2:用"我信息"向孩子清楚表达需求

在之前的讨论中已经详细介绍了"我信息"的四个步骤。例如,根据上述例子,妈妈可以说:"宝宝,你在游乐场已经玩了两个小时,现在已经是晚上7点了,妈妈很焦急,因为担心现在不走的话会赶不上回家做饭,你是否愿意再滑一次滑梯就离开?"记得语气要温和平静清晰。

方法3:遇到反抗时先积极倾听孩子,引导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听了家长不带责备的"我信息"后,有时也会继续坚持说:"不,我不想。"此时,家长需要积极倾听孩子"不要"背后的感受和需求并回应:"妈妈要你现在走,你觉得很难为情……"(连接孩子,给他空间),孩子:"是的!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妈妈:"你很想多留一会儿认识这个朋友对吗?天色越来越黑,妈妈真的很担心赶不上准备晚餐……"(倾听后再发"我信息")"你可以和我一起想想如何解决吗?"

方法4:引导孩子达成双赢解决方案

以上步骤是家长先梳理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再倾听孩子说"不"背后的感受和需要,然后引导孩子一起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如果孩子年龄较大,可以和他一起想办法解决;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家长可以提供几个方案让孩子选择,比如:"你想选择和他再滑三次滑梯?还是我问问他的妈妈,看他们明天是否可以一起来玩?"

以上步骤是遇到不可接受行为时的即时建议。不过家长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出门前先和孩子说好规则,并适时给予温馨提醒。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坦诚沟通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后,自然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为他人着想的人。

资料提供:Winnie Sze / P.E.T. 父母效能训练认证导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