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中风患者的养生之道
立夏时节中风患者的养生之道
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重要时期。随着日照增加和气温上升,人体新陈代谢也变得旺盛。对于中风患者来说,这个时节更需要特别注意养生保健,以预防病情反复。
日常:防寒保暖
刚刚进入立夏时节,天气变化无常,穿衣应随着气温的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需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血管收缩,导致中风的复发。同时要注意保护颈椎、腹部、脚部等部位的保暖,以减少偏瘫侧肢体的不适感。保持衣着宽松透气,舒适即可。
保健:穴位应用
日常可通过按揉阴陵泉穴达到健脾祛湿的目的。阴陵泉穴位于膝关节下的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时,手贴胫骨内侧向膝盖方向移动,到膝盖内侧凹陷无法移动处即可。可每日早晚用拇指按揉该穴位60下,按揉过程中以感到酸胀为度。
指针按翳风。翳风位于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双手向后做护住头枕部状,两个大拇指在翳风按揉3分钟,直到翳风部位发热。
指针按风池,风池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双手向后做护住头枕部状,两个大拇指在风池按揉3分钟,直到风池部位发热。
指针按天柱,天柱位于后发际线正中旁1.3寸左右。双手向后做护住头枕部状,两个大拇指在天柱按揉3分钟,直到天柱部位发热。
根据病人病情选取相应穴位进行艾灸,比如说中风后病人肩颈部酸痛、头晕、失眠的,可以选取大椎、丰隆等穴位。
腹泻、腹痛、食欲不振、胃灼热、恶心、嗳气、目眩、耳鸣等,可以在中脘等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地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
艾灸宜每天一次,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左右。艾灸一周后休息一天。艾灸宜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情志:戒躁制怒
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诱发中风的发作。立夏时节要重视精神调养,忌怒忌郁,保持恬静的心态,多听音乐,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
饮食:清火祛湿
饮食方面,进入夏季后,天气渐热、湿气渐增,困扰脾胃,影响肠胃机能,对于脾胃虚弱的中风病人,应注重饮食的清淡与均衡。建议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肉、瘦肉、豆制品等,以补充营养并强心。同时,应多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以预防动脉硬化。此外,要控制油脂和盐的摄入,避免食用煎炸、油腻、咸甜等食物,以免影响中风的预防和恢复。
锻炼:适度即可
不论从事哪项运动都不要太用力,以“舒缓”为宜,不急也不滞。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易伤阳气。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容易出汗,如果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中风病人锻炼过程中尤其注意强度和安全性,注意家人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