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祈雨有多拼?云阳绝壁上刻出乘龙神像
古人祈雨有多拼?云阳绝壁上刻出乘龙神像
在重庆云阳县盘龙街道三龙村,有一处隐藏在大龙洞绝壁之上的神秘遗迹——乘龙神像。这尊神像虽已沉入三峡库区的水下,但其精美的雕刻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仍吸引着人们的探寻与想象。
这尊乘龙神像曾高高地屹立于大龙洞绝壁之上,虽始建年代难以考证,却凭借着精美的雕刻和古朴的造型,承载着古代渝东地区的信仰与艺术,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乘龙神像坐南朝北,左右被山崖环绕,北临大龙洞沟。其造像仅有1龛,旁有题刻一幅,总面积达5平方米。造像长2米,高1.8米,采用浅浮雕的手法,生动地展现出一位神人乘龙于云气之中的奇妙场景。
神人的形象雍容而慈祥,发冠高高耸起,手中捧着水瓶,有可能是传说中的雨师。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体系里,风伯和雨师分别掌管着风和雨。风伯常被描绘为手持风袋或扇子的老者,而雨师则多是骑着龙或云、手持水瓶或雨器的神仙。他们肩负着调节风雨的重任,期望借此确保世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尊乘龙神像正是古人对雨师祈愿的具象化呈现,承载着他们对雨水的期盼。神人座下的巨龙更是栩栩如生,昂首怒目,仿佛正在喷云吐雾。龙须轻柔地飘动,龙鳞紧密地排列,龙身盘旋奔腾,数朵祥云环绕在侧,威严与神秘之感扑面而来。巨龙头部和神人衣袂都饰以浅绿色,当阳光洒下,雕像闪耀着光芒,恰似神灵降临人间。一人一龙在风中前行,所到之处风云变幻,似乎只要神人将水瓶中的甘霖倾洒,就能滋润世间万物。
神像下方的《神像碑志》题刻,虽因风化而模糊不清,但仍能依稀辨认出部分字迹。从中我们得以了解到当年的故事:
“今年六月岁大旱,干枯无人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特定良辰约同伴。各趋若鹜,三三两两真涸鲋,结伴不惜桶脱底,三人共翰转,浓云渐渐冈峦吐,我乡少年愈鼓舞,相连着力运,龙马争先果快先,孰知霖雨来连绵……”
这段文字记载了当年六月大旱,乡民们选良辰吉日,齐聚龙潭祈雨的情景。众人齐心协力,最终感动上苍,浓云密布,降下甘霖。为了感恩神灵,乡人捐修造像,并留下姓名。
在中国民间,龙一直被视为掌管雨水的神灵,敬龙祈雨的风俗源远流长。从古老的传说到各地的民俗活动,都能看到人们对龙的敬畏和对雨水的渴望。而云阳乘龙神像,无疑是这种风俗在石刻艺术上的生动体现,更是渝东地区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见证。它记录了古代川东地区在旱灾时求雨的习俗,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以及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与虔诚的祈求。
如今,虽神像已沉入水底,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研究古代文化的珍贵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