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各瓣膜听诊区名称及部位
心脏各瓣膜听诊区名称及部位
心脏听诊是临床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了解心脏各瓣膜听诊区的位置及其异常杂音的临床意义,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各瓣膜听诊区的名称、部位以及在这些区域可能出现的异常杂音。
心脏各瓣膜开放或关闭时所产生的声音传导到体表最易听清的部位称为心脏瓣膜听诊区。心脏瓣膜的听诊区主要包括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等。
二尖瓣听诊区:位于心尖部,即心脏搏动最强点,通常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的交界点内侧0.5-1cm处,又称为心尖区。
肺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的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与肺动脉瓣听诊区相对应。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又称为Erb区。
三尖瓣听诊区:位于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
通常听诊的顺序是从二尖瓣听诊区开始,再听肺动脉瓣听诊区,到主动脉瓣听诊区,再到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最后是三尖瓣听诊区。通过各瓣膜听诊区的听诊,结合所听到的心率、心律、心音、心脏杂音等内容,医生可以判断心脏结构、瓣膜、血流状况等是否正常。
需要注意,这些听诊区域和顺序是在假定心脏结构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设定的,在心脏的结构和位置发生改变时,医生会根据心脏结构改变的特点和血流的方向,适当移动听诊部位和扩大听诊范围。
心脏听诊时,除了关注各瓣膜听诊区的杂音外,还需要注意心音、心率、心律等心脏活动的整体情况。同时心脏听诊只是心脏疾病诊断的一部分,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进行综合评估。
心脏各瓣膜听诊区异常杂音提示的情况
二尖瓣听诊区:二尖瓣关闭不全可闻及粗糙的吹风样杂音,二尖瓣狭窄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杂音,第一心音亢进,同时有开瓣音伴震颤。二尖瓣脱垂杂音可能表现为收缩中晚期的喀喇音合并收缩晚期杂音。
肺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狭窄可闻及粗糙缩鸣样杂音,同时P2(肺动脉第二心音)减弱伴震颤,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多为柔和吹风样。
主动脉瓣听诊区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区可闻及粗糙的缩鸣拉锯样声音,递增或递减式向颈部传导,同时A2(主动脉瓣第二心音)减弱伴震颤。
三尖瓣听诊区:三尖瓣狭窄可闻及响亮、粗糙、低调的隆隆样舒张中期杂音,可伴有舒张期震颤,三尖瓣关闭不全胸骨下端可听到响亮、高调的收缩期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