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小讲堂|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
金融小讲堂|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
杰文斯悖论为一经济学理论。其主张当技术进步提高了使用资源的效率(减少任何一种使用所需的数量),但成本降低导致需求增加,令资源消耗的速度不减反增。此理论常见于环境经济学中,因政府和环保人士普遍认为提高效率会降低资源消耗,忽视悖论的可能性。
1865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观察到,詹姆斯·瓦特引进瓦特蒸汽机后,英国的煤炭消费量大幅上涨,这使得汤玛斯·纽科门早期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燃煤蒸汽发动机的效率。瓦特的创新使得煤炭成为更具成本效益的动力源,从而在广泛的行业中增加了蒸汽机的使用。这反过来又增加了总的煤炭消耗,即使任何特定应用所需的煤量下降。杰文斯认为,燃料效率的提高往往会增加(而不是减少)燃料使用,他认为,与普通的直觉相反,技术进步不可能依赖于降低燃料消耗。
当时英国很多人担心煤炭储量急剧减少,但有些专家认为,改善技术将会减少煤炭消费。杰文斯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将会增加煤的使用。因此,提高技术水平往往会提高英国煤炭储蓄的利用率,也不能依赖这个问题来解决这个问题。
现代经济学家从提高能源效率的角度研究消费反弹效应,重新审视了这个问题。除了减少给定用途所需的量之外,提高效率还降低了使用资源的相对成本,从而增加了所需的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使用效率的降低。此外,提高效率可加速经济增长,进一步增加资源需求。杰文斯悖论发生在增加需求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时,效率更高导致更多的资源被使用。
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提出了他所谓的「杰文斯补充推论」,其中:预测信息技术的改进可能导致对面对面接触的更多需求,因为面对时间补充了电子通信的时间。所有这些电子交互「视频会议,电子邮件,发简讯,Facebook等」正在创造一个更加关系密切的世界,正如蒸汽机的改进导致了更多的煤炭密集型经济;这些关系需要电子邮件和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更好的联系为贸易和商业创造了极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