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要不做CT!超94万人数据,每多做一次CT,患这种癌风险高43%
非必要不做CT!超94万人数据,每多做一次CT,患这种癌风险高43%
在医疗的世界里,CT 检查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帮助医生窥探人体内部的奥秘,诊断疾病,却也隐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
刘阿姨最近就被这 CT 检查弄得心烦意乱。她一直被腹痛困扰,怎么都不见好,于是决定去医院做个腹部 CT 检查,希望能找到病因。她怀着忐忑的心情躺在那冰冷的检查台上,机器嗡嗡作响,几秒钟后,平扫 CT 就完成了。可当她拿到报告时,却傻眼了,上面建议她进一步做 CT 增强检查。刘阿姨看着报告,满脸疑惑和无奈,嘴里嘟囔着:“才刚做完平扫 CT,又叫我去做增强 CT,这医院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又花钱又要接受辐射,真让人受不了。”
其实,很多人和刘阿姨一样,对 CT 检查充满了困惑。CT,也就是计算机断层扫描,它利用专门的 X 线设备生成断层图像,能把我们体内的器官、骨骼、软组织以及血管结构清晰地展示出来。CT 检查一般分为平扫 CT 和增强 CT 两种。平扫 CT 相对简单快速,患者只需静静地躺在机器上,几秒钟就能完成检查。而增强 CT 则要复杂一些,在平扫的基础上,医生会给患者静脉注射碘对比剂,这种对比剂会随着血液循环流向全身组织器官,这样就能和周围正常的组织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更容易发现病变。
那为什么有时候做完平扫 CT 还需要做增强 CT 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丁忠祥解释说,很多患者第一次来就诊时,医生对病情还不太了解,所以需要先用平扫 CT 进行初步检查。如果平扫 CT 能够发现病变并且可以明确诊断,那就不需要再进一步检查了。但有些疾病比较狡猾,通过平扫 CT 很难确定病变的性质,这时候就需要增强 CT 来帮忙,进一步确定病灶的性质、范围和数量等信息。
不过,CT 检查可不是毫无风险的,它的本质是 X 线,在穿透人体的同时会产生电离辐射,这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损害。2023 年 11 月,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他们对 9 个国家约 94.8 万余名平均接受过 1.52 次 CT 检查的青少年 / 儿童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人员仔细统计了受试者活性骨髓所接受到的辐射量,这些数据涵盖了 CT 扫描的身体部位、受试者的特征、时间以及 CT 技术参数等信息。经过长达平均 7.8 年的随访,他们发现了 790 例新发恶性肿瘤病例。
对比这些病例后发现,情况相当严峻。相较于接受辐射量 < 5mGy 的受试者,当辐射量≥10mGy 时,罹患血液恶性肿瘤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要是辐射量≥50mGy,那罹患血液肿瘤的风险更是会增加 166%!而且,受试者的患癌几率会随着接受辐射量的增加而不断攀升。每增加 100mGy 的辐射量,淋巴恶性肿瘤、骨髓恶性肿瘤以及急性白血病的风险会增加 101%;每多做一次 CT 检查,罹患血液恶性肿瘤的风险就会增加 43%。具体来说,每进行一次 CT 检查,淋巴恶性肿瘤的风险会增加 42%,骨髓恶性肿瘤 / 急性白血病风险会增加 48%。研究人员严肃地表示,这项研究给医学界敲响了警钟,哪怕是低剂量的 CT 辐射,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也会增加恶性血液肿瘤的风险。所以,非必要的 CT 检查,真的要尽量避免。
既然 CT 检查有辐射风险,那做一次 CT 到底有多少辐射,做多少次会致癌呢?其实,不同类型和不同部位的 CT 检查,辐射量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增强 CT 比平扫 CT 的辐射量要大。一次胸部 CT 检查的辐射大约是 4 - 7mSv,头部 CT 检查大约是 2mSv,低剂量胸部 CT 为 1.5mSv,而胸部的普通 CT 则是 8mSv。在我国的辐射防护标准中规定,一次性接受 <50mSv 的辐射量是安全的,只有接受了> 100mSv 的辐射才会产生直接辐射损伤的风险。
美国放射医学会也给出了建议,普通人一生所承受诊断扫描放射线累计最大安全剂量为 100mSv。换算一下的话,大约相当于 5000 次胸部 X 光、50 次头部 CT、66 次低剂量胸部 CT、18 次胸部 CT、12 次腹部 CT,这个数量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确实是很难达到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经提到过,正常人一生患癌的风险为 20%,而 CT 扫描的辐射剂量每接受 10mSv,就相当于提高了 0.05% 的患癌风险。这么看来,一次 CT 检查带来的致癌风险其实是比较小的,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那我们在做 CT 检查时,应该如何降低辐射带来的伤害呢?这里有几个小窍门。
首先,要控制检查次数。放射线在体内会停留 1 - 2 个月,所以我们要避免在短时间内频繁进行 CT 检查。建议每年最多进行 4 次检查,而且每次检查之间至少要间隔 2 个月。这样可以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减少辐射的累积影响。
其次,做好防护措施也很重要。在检查时,我们可以穿上防护衣,戴上防护手套、鞋套以及防护眼镜等,对身体的敏感部位进行保护。这些防护装备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盾牌,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辐射的伤害。
检查后,多喝水是个不错的方法。多喝水可以促进体内造影剂的排出,减少造影剂在体内的残留。同时,还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新鲜的蔬果,它们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对降低辐射对身体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好处。
最后,在检查过程中,患者要尽力配合医生。要按照医生的指示保持正确的体位,不要随意乱动或更换体位,这样可以尽量缩短检查时间,从而减少身体接受辐射的时间。
CT 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确实非常广泛,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不必对它过分抗拒,只要保持适当的检查频率,一般不会给健康带来过大的风险。但如果盲目拒绝检查,可能会延误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在面对 CT 检查时,我们要谨慎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