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战德国为何对美宣战?揭秘罗斯福战争计划泄露事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战德国为何对美宣战?揭秘罗斯福战争计划泄露事件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GAUUD040537FDF9.html

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已经蔓延到了全球。在此之前的几个月里,美国与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但双方尚未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然而,短短几天之内,日本袭击珍珠港、希特勒向美国宣战,这些事件迅速改变了整个战争的格局。德国为什么要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挑战美国?罗斯福的战争计划是如何被泄露的?希特勒的这一宣战决定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战略误判?

早在1941年之前,美国对欧洲战场的态度就已经逐渐倾向于支持英国等盟国,罗斯福通过一系列政策,尤其是租借法案,向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物资援助。这一法案允许美国向包括英国在内的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武器和装备,虽然表面上美国还保持“中立”身份,但实际上已经在为盟军提供支持。

而在大西洋上,美国的海军舰队也开始为英国商船护航,甚至与德国潜艇发生了直接冲突,最著名的事件就是“格里尔号”驱逐舰事件,当时这艘美国军舰与德国潜艇发生交火,虽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但却让双方的关系更加恶化。

尽管美国与德国的冲突不断加剧,但在1941年年初,德国对美国的态度仍然保持克制,希特勒甚至曾指示德国潜艇避免主动攻击美国的军舰,试图保持对美国的“中立”态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克制逐渐消失,特别是在东线战场的压力下,希特勒的战略开始变得更加激进。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了美国的珍珠港,这一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也直接把美国拖入了战争。日本的这一行动,是对美国经济制裁的回应,特别是美国对日本实施的石油禁运,极大影响了日本的战争机器运作,迫使其铤而走险。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者几乎没有了声音,主战情绪高涨,罗斯福在12月8日发表了著名的“耻辱演说”,向日本宣战。然而在珍珠港事件后的几天里,希特勒的行为却让全世界感到意外——他竟然主动向美国宣战!

要知道根据轴心国三方协议,德国并没有义务在日本袭击美国后对美宣战,尽管如此,希特勒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希特勒在东线战场失利的情况下,还要招惹美国这个强大的对手?

就在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前几天,1941年12月4日,美国的《芝加哥论坛报》爆出了一则震惊世界的新闻,标题赫然是《罗斯福的战争计划》。这篇报道泄露了美国的“彩虹五号”作战计划,内容显示,美国计划在1943年之前动员1000万军队,其中500万人将在西欧登陆,全面进攻德国。这一信息在美国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许多民众感到被罗斯福“欺骗了”,因为他在竞选时曾承诺不会让美国卷入欧洲战场。

这一计划的泄露,让希特勒和纳粹高层感到极度不安,德国驻美大使馆立刻将这一消息传回了柏林,虽然德国的宣传机器在公开场合嘲笑这一计划不切实际,但私下里,希特勒对美国参战的可能性高度重视,他认为随着美国军事力量的集结,美国迟早会参战,而与其坐等美国卷入战争,不如主动出击,抢在美国准备充分之前对其宣战。

希特勒决定对美宣战,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考量,首先德国已经在大西洋战场上实施了邓尼茨的“狼群战术”,即通过潜艇群攻击盟军的补给线。这一战术对英国的海上运输线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希特勒希望通过对美宣战,名正言顺地攻击美国的船只,从而进一步削弱英国的补给线。

希特勒还错误地认为,美国尚未准备好全面参战,他低估了美国的动员能力,认为即便宣战,美国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对欧洲战场产生实质性威胁。与此同时,他对日本的能力过于乐观,认为日本可以在太平洋战场牵制住美国的大部分力量,让美国无暇顾及欧洲。

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判断都是错误的,美国的工业和军事动员速度远超希特勒的预期,而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表现也没有达到希特勒的预期,反而很快陷入了苦战。希特勒的宣战,反而让美国有了参战的正当理由,并迅速将其庞大的工业力量转化为军事力量,介入欧洲战场。

在对美宣战之前,德国高层曾制定过一个“盎格鲁-撒克逊”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是通过加强大西洋的防御,阻止美军在西线登陆,此外德国计划加大在地中海的攻势,以巩固其对南欧的控制。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莫斯科战役的失败让德国不得不将战略重心转回东线,苏联红军在莫斯科的顽强抵抗,彻底打乱了希特勒的计划,使得德国无法全力应对大西洋和地中海战场的局势。

尽管如此,希特勒还是选择了对美宣战,这一决定不仅没有帮助德国巩固其优势,反而加速了其灭亡。美国参战后,迅速与英国等盟国展开了全面的合作,为欧洲战场输送了大量的物资和兵力,尤其是在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盟军成功打开了西线战场的大门,彻底扭转了欧洲战场的局势。

关于罗斯福的战争计划泄密,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罗斯福故意放出这个计划,以此刺激希特勒主动对美宣战。从逻辑上看,这种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在珍珠港事件前,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仍然很强,许多民众反对美国卷入欧洲战争,尤其是一些德裔美国人和亲德的孤立主义团体,他们对纳粹德国持同情态度。

而随着战争的进展,罗斯福逐渐采取了一些挑衅性的举动,比如租借法案、大西洋会议,以及美军舰只对德国潜艇的追击,这让德国越来越难以忍受,并最终促使希特勒做出对美宣战的决定。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提到,罗斯福私下曾表示,为了让美国全面参战,他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来激怒德国,因此有人猜测,罗斯福可能故意让战争计划泄露,以此逼迫希特勒对美宣战。

尽管这一猜测并没有确凿证据,但罗斯福的确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策略,逐步让美国走上了参战的道路,而希特勒的宣战,正好为美国提供了全面介入欧洲战场的理由。

希特勒对美国宣战的决定,最终证明是一个致命的战略误判,美国参战后,不仅迅速击败了日本,还在欧洲战场上与盟军并肩作战,彻底粉碎了纳粹德国的侵略计划。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标志着欧洲战场的转折点,而此时的德国已经陷入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无法抵挡盟军的联合攻势。

希特勒的错误决策,加上他对美国的轻视,最终导致了德国的失败,德国不仅没能在大西洋战线上彻底封锁英国,反而在东西两线同时遭到了打击。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也随之崩溃。

对于希特勒的宣战决定,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二战的走向,也让德国陷入了不可挽回的败局。

参考资料:
1.Who Leaked FDR’s War Plans?-In December 1941, someone leaked America’s top-secret blueprint for war for all the world—even Hitler—to see-by Joseph Connor11/26/2018-history net
2.希特勒“疯了”?明知美国很强大,却为何还要公开向美国宣战?2022年05月10日新浪财经
3.杨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和平.《CNKI》,200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