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邓小平故居:历史变迁中的红色记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邓小平故居:历史变迁中的红色记忆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2%93%E5%B0%8F%E5%B9%B3%E6%95%85%E5%B1%85/15088502
2.
https://i.ifeng.com/c/8c0TNduZVJ5
3.
https://cq.cnr.cn/jiaodiantu/20250204/t20250204_527060824.shtml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268214
5.
http://www.81.cn/yw_208727/16333903.html
6.
http://bj.people.com.cn/n2/2024/0805/c14540-40934170.html
7.
http://www.hprc.org.cn/gsyj/yjdt/tbtj/202501/t20250115_5835386.html
8.
http://www.dxpgl.cn/news-desc-6265.html?code=sdhd
9.
http://www.hnzhjy.com.cn/sc/place/90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2%93%E5%B0%8F%E5%B9%B3%E6%95%85%E5%B1%85
11.
https://www.scdjw.com.cn/article/142763

在四川省广安市协兴镇牌坊村,一座充满川东特色的农家三合院静静地坐落在那里,这就是伟人邓小平的诞生地——邓小平故居。这座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宅院,不仅见证了邓小平从出生到成长的15年岁月,更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记忆。

故居坐东朝西,占地833.4平方米,由17间悬山式木结构小青瓦屋面房屋组成。整个院子分为北厢房、正房和南厢房三个部分,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北厢房建于约200年前,由邓小平曾祖父邓心早修建;正房由其祖父邓克达建造,距今约100多年;南厢房则为邓小平父母所建。整个院子古朴典雅,绿树成荫,翠竹环绕,展现出浓郁的蜀乡风情。

走进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厢房的一间普通房间,这里就是邓小平的出生地。房间内至今保留着他儿时用过的雕花木床、衣柜以及学习用品如油灯、纸笔等。这些简单的陈设,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普通农家孩子的成长故事。作坊屋分为粉坊和酒坊,其中石磨等老物件依然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景象。饭厅里摆放着一张简单的方桌和凳子,当年邓家十几口人围坐于此用餐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1951年,邓小平一家迁往重庆,故居交由当地政府管理,并被分配给村民居住。这使得它在“文革”期间得以保存下来。1980年,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访问后盛赞这里是“东方地平线”。200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邓小平故居不仅是缅怀伟人的场所,更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感受邓小平同志的成长环境及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贡献。这座普通的农家院落见证了邓小平从少年到成为一代伟人的历程,也承载着他对家乡深厚的情感。正如他所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他一生的信念与追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