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术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术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jlz365.com/duiyao/1980.html

白术和茯苓是常用的中药材,两者配伍使用可以发挥更好的功效。本文将详细介绍白术和茯苓的功效与作用、配伍功能、主治范围以及相关经验、方剂、偏方、茶方和食疗等内容。


白术图片


茯苓图片

单用功效作用

白术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状。用量一般为6~12g。

茯苓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状。用量一般为10~15g。

配伍功能

白术甘温补中,补脾燥湿,益气生血,和中消滞,固表止汗;茯苓甘淡渗利,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白术以健脾燥湿为主;茯苓以利水渗湿为要。二药伍用,一健一渗,水湿则有出路,故脾可健、湿可除、肿可消、饮可化、诸恙悉除。

主治

  1. 脾虚不运,痰饮内停,水湿为患,饮停心下,振振有声,头晕目眩,痞满吐泻,食欲不振,以及脾虚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2. 眩晕(梅尼埃综合征);
  3. 中风后遗症,症见偏瘫肢体肿胀者;
  4. 盗汗,证属脾虚为患者;
  5. 高血压病,证属水饮为患者。

常用量

白术10〜15克;茯苓15〜20克。

相关经验

茯苓、白术伍用,名曰茯苓汤。出自《景岳全书》。治湿热泄泻,或饮食泄泻。金?张元素《医学启源》以茯苓、白术为君治疗水泻。盖治水泻之理,乃是利小便实大便是也。茯苓、白术伍以桂枝、甘草,名曰苓桂术甘汤。用于治疗痰饮病,胸胁支满,心悸目眩,或短气而咳,大便溏,口不渴,舌苔白滑,脉弦滑等症。尝治一妇人,久罹慢性泄泻,每日大便3?5次,近半年来,又眩晕(梅尼埃综合征),治之不愈,投以茯苓30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甘草6克为治,药服3剂,病去一半,又进5剂,眩晕未再发作,大便恢复正常,观察半年余,几如常人。《古今医统》名曰术苓汤,治脾虚盗汗。盖脾气虚弱,清气不升,元气下流,阴火自生,夜间蒸津而出,是谓盗汗。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养心,二药参合,脾气健、元气充、阴火降、心神安、内无热扰、盗汗自无。

相关方剂

  • 冲和汤:益气活血,清热解毒。
  • 白术散:健脾利水,消肿。
  • 补宫丸:补宫止血。
  • 补气养阴煎:益气养阴,清肺解毒。
  • 布袋丸:杀虫消疳,补脾清热。

相关偏方

  • 补气敛疮汤:气血双亏,脓肿难破、难敛之后期骨结核。
  • 生津保元饮:小儿暑热后期,气阴两伤者。
  • 十味人参散:小儿夏季热。
  • 暖脾控涎汤:小儿口角流涎(脾寒者)。
  • 消化合剂:小儿迁延性消化不良,慢性肠炎。

相关茶方

  • 和胃代茶饮:补气养血止痛。
  • 理脾代茶饮: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 理脾清化代茶饮:清热化湿和胃。
  • 和胃调脾茶:除湿导滞,调和脾胃。用于脾胃失调而导致的胃脘胀满、纳呆食滞。
  • 四君子茶:益气健脾。

相关食疗

  • 八宝鲜鸡汤:此菜以肥母鸡肉为主要原料,是女性气血双补的保健汤肴。
  • 附子陈米汤:该药膳具有清热、解毒、补脾、镇惊之功效,对于小儿脾胃虚弱之惊风等病症食疗效显著。
  • 八宝饭:补益脾肾、涩肠利水。
  • 千金鲤鱼汤:健脾利水,调气导滞。适用于中度妊娠水肿。
  • 十全大补汤:该药膳具有补气血、消癌肿、补虚养身之功效。手术后的胃癌患者食后效果显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