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健康 | 餐后血糖高过这个值,就是糖尿病!很多人都忽略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健康 | 餐后血糖高过这个值,就是糖尿病!很多人都忽略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iit.org.cn/content/xiangqing_wenzhang.html?cid=136&id=1099933

餐后血糖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但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餐后血糖的定义、正常值范围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调整来控制餐后血糖,帮助您更好地预防和管理糖尿病。

什么是空腹血糖?

很多高血糖、糖尿病的人都知道,测血糖要测“空腹血糖”,即饿了一整夜后的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至少8小时以上(未进食食物,可饮水),次日早餐前测的血糖,安静状态下,没有明显体力活动的时候测的血糖值。

通常来说,不同的血糖值对应不同的血糖状态:

  • 小于6.1mmol/L是正常血糖
  • 6.1~7.0mmol/L之间叫做空腹血糖受损(IFG)
  • 大于7.0mmol/L是糖尿病(临床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此处仅作为高低血糖鉴别指标)

这应该是每个糖友都应该了解的知识点,毕竟每天的生活都是从早起测血糖开始的。

我们很多体检机构筛查糖尿病的时候也仅仅查了空腹血糖,但实际上,餐后血糖也很重要!

餐后血糖升高一定要小心

餐后血糖一般指的是“从第一口饭开始,餐后2小时血糖”

  • 小于7.8mmol/L是正常血糖
  • 7.8~11.1mmol/L之间定义为糖耐量减低
  • 大于11.1就是糖尿病

或许有的糖友有这样的疑问:空腹血糖都测了,为啥还要测餐后血糖?不是说空腹血糖更准吗?

其实,无论是疑似糖尿病还是确诊糖尿病的人群,再或者是普通人群筛查糖尿病,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都很重要,它俩的作用不一样。

空腹血糖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人体基础状态的血糖水平。

但是对于长期吃谷物类食物的我们来说,餐后2小时的血糖同样重要,甚至很可能先于空腹血糖升高。

有不少早期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测空腹血糖是正常的,测餐后2小时血糖却出了问题。

因此,仅仅靠空腹血糖来筛查或者评价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往往会比较片面,餐后血糖一样少不了!

不仅仅是餐后2小时血糖需要被大家关注,大量观察性研究发现,餐后1小时血糖(1-h PG)≥8.6mmol/L与2型糖尿病有直接联系。

近期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了《IDF 关于负荷后1小时血糖诊断中度高血糖和2型糖尿病的立场声明》,提出:

应将OGTT 1小时血糖作为诊断中度高血糖(IH)和2型糖尿病的标准,并将2小时的观察点提前到了1小时,以便更早发现和诊断糖尿病。

同时指出,由餐后1小时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确诊的中度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CVD)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相关,且比空腹血糖更可靠,可见餐后血糖的重要性。

改善餐后血糖的饮食建议

《临床营养学》研究分别比较了第一口吃不同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结果发现:

先吃菜或者肉,最后吃主食,可以显著影响餐后血糖,不会产生明显的波动。

相比之下,先吃主食,或者一口菜一口饭混着吃,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都比较快。

之前吃饭喜欢先猛造两大口饭的主食达人,记得要控制一下,不能再像原来那样吃了。另外,吃饭慢一点对控制血糖也有好处。

当然,控制血糖不仅要靠饮食,效果不佳时该看医生就要看医生,该吃药就吃药,不能硬抗。

这些人群建议尽早筛查糖尿病!

首先,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下面这些高危人群是跑不掉的:

成年高危人群包括:
(1)有糖尿病前期史;
(2)年龄≥40岁;
(3)体重指数(BM)≥24kg/㎡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5)缺乏体力活动者;
(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8)有黑棘皮病者;
(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
(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史;
(12)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14)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总分≥25分。

儿童和青少年高危人群包括:
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85百分位数,且合并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至少1项,即母亲妊娠时有糖尿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一级亲属或二级亲属有糖尿病史;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异常)。

这些人群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第一次筛查正常,后面也建议每3年筛查一次。

并且日常需要不定期监测指血糖,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脂、血压、尿酸和体重。

哪怕不是高危人群,也建议大家定期进行体检,筛查一下糖尿病,年轻人也不能例外!毕竟2型糖尿病现在的趋势就是年轻化,早筛查、早干预,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