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脑小血管疾病的纵向认知变化——白质高信号进展的影响
Neurology:脑小血管疾病的纵向认知变化——白质高信号进展的影响
白质高信号(WMHS)是脑小血管疾病(SVD)的最常见成像标记,也是认知能力下降和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近期研究发现,WMH的变化与认知结果存在重要关联,WMH的改善与保持认知功能和改善执行功能有关,而WMH的进展则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白质高信号(WMHS)是脑小血管疾病(SVD)的最常见成像标记,也是认知能力下降和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WMH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 与一系列不良的临床结局有关,包括中风,痴呆和死亡的风险增加。与WMH相关的认知下降可能会影响所有认知领域,尽管在处理速度,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方面可能最为明显。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们也可以恢复,但潜在的临床益处很少受到关注。我们检查了与中风相关的SVD的人的WMH变化,以及其对认知结果的影响。
我们从中风服务中招募了缺血性中风(改良的Rankin得分≤2)的患者,进入了我们的前瞻性纵向观察研究。参与者在中风后3个月内进行了认知评估和脑部MRI,并在1年后进行。我们收集了有关血管危险因素,中风严重程度,全脑认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处理速度和执行功能的信息功能障碍)和字母数字替代测试。我们测量了基线和1年的WMH体积,并将WMH量变化为五分位数:Q1(最多改善),Q3(稳定)和Q5(进展)。我们应用了重复测量线性混合模型来分析纵向WMH和认知变化,调整年龄,性别,训练前智力,中风严重性,残疾,白质结构完整性和基线WMH量。
结果显示,在229名参与者中,有198人在两个时间点都有白质高信号(WMH)体积数据可用。 在基线时,平均年龄为67.5岁(标准差=10.9),其中33%为女性。按五分位数划分,平均净WMH体积变化分别为:Q1为-1.79毫升(标准差=1.54),Q2为-0.27毫升(0.20),Q3为0.35毫升(0.18),Q4为1.43毫升(0.48),Q5为5.31毫升(3.07)。在WMH进展最多的参与者(Q5)中,MoCA评分下降最为显著(估计β值为-0.428 [95%置信区间为-0.750至-0.106]),与WMH稳定的参与者(Q3)相比,而在WMH改善最多的参与者(Q1)中没有明显的下降。在WMH改善最多的参与者(Q1)中,TMT B/A比值有所改善(-0.385 [-0.758至-0.012])。
在1年期间MoCA评分的下降与年龄增长有关(标准化β [95% CI] -0.256 [-0.367至-0.144]),基线时NART错误数更多(β -0.455 [-0.552至-0.357]),WMH(白质高信号)占颅内体积百分比(%ICV)的增加幅度更大(Q5与Q3相比;β -0.428 [-0.750至-0.106]),NIHSS评分恶化(β -0.188 [-0.275至-0.101]),但与基线时的WMH体积或PSMD无关。
综上,与稳定的WMH相比,WMH的改善与保持认知功能和改善执行功能有关,而WMH的进展则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WMH改善的认知益处表明,受WMH影响的组织可以恢复,可能解释认知结果的差异,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干预目标,并应在其他人群和更长的随访时间中进行评估。
本文原文来自Med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