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社会中常见的15诡辩伎俩,当心一不留神就入了“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社会中常见的15诡辩伎俩,当心一不留神就入了“坑”!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70828431_565460/?pvid=000115_3w_a

知者不惑乃人生一大理想境界。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常常让人是非难辨。我们想要明辨是非,就必须对社会流行的种种诡辩有所了解,否则,就可能被当成“天真的老实人”被人忽悠瘸了。

所谓诡辩,是指在社会交往中,诡辩者为了维护自己的虚假论断或反对别人的真实论断,故意违反逻辑论证所采取的种种看似有理的错误论证方法。这些诡辩在社会特别是网络上几乎随处可见,稍有不慎,我们就可能落入诡辩者的圈套。

下面结合张晓芒著《逻辑思维与诡辩》,所罗门著《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等作品及相关网络文章,总结社会上常见的不可不知的15种诡辩手法,助你洞悉随处可见的诡辩,明辨是非。

1. 诉诸权威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意见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引用的权威人士可能并不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或经验
  • 即使权威人士的观点正确,也不能证明其他人的观点就是错误的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2. 诉诸公众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强调“大多数人”或“公众”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大多数人”或“公众”的观点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少数人的观点和权利

3. 诉诸传统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强调“传统”或“习俗”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传统”或“习俗”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社会进步和变革的需要

4. 诉诸情感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激发听众的情感反应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情感反应并不一定能够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5. 诉诸恐惧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激发听众的恐惧心理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恐惧心理并不一定能够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6. 诉诸怜悯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激发听众的同情心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同情心并不一定能够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7. 诉诸无知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强调“未知”或“未证实”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未知”或“未证实”并不一定能够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科学探索和研究的重要性

8. 诉诸模糊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使用模糊不清或含糊其辞的语言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模糊不清的语言往往无法准确表达论点的含义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清晰和准确的表达的重要性

9. 诉诸人身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攻击对方的人格或背景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攻击对方的人格或背景并不能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理性讨论和辩论的重要性

10. 诉诸稻草人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歪曲或夸大对方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歪曲或夸大对方的观点并不能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理性讨论和辩论的重要性

11. 诉诸滑坡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夸大后果或预测极端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夸大后果或预测极端结果并不能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理性思考和判断的重要性

12. 诉诸循环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循环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循环论证并不能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理性思考和判断的重要性

13. 诉诸转移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转移话题或回避核心问题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转移话题或回避核心问题并不能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理性讨论和辩论的重要性

14. 诉诸虚假两难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制造虚假的两难选择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虚假的两难选择并不能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理性思考和判断的重要性

15. 诉诸虚假因果

这种诡辩手法是通过制造虚假的因果关系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然而,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虚假的因果关系并不能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论点本身的逻辑性和证据支持
  • 这种论证方式往往忽略了理性思考和判断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和识别这些诡辩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误导和欺骗,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