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急救指南:关键时刻如何保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毒蛇咬伤急救指南:关键时刻如何保命?
引用
中华医学会
1.
https://www.cma.org.cn/art/2025/2/21/art_4584_59821.html
每年夏季,毒蛇咬伤事件频发,我国南方地区尤为常见。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5~28万例毒蛇咬伤事件,最常被咬伤的身体部位为足部、踝关节和小腿,占比约56%,其次为手、前臂和上臂,严重者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面对这一突发危险,掌握科学急救知识至关重要。
毒蛇咬伤,先学会识别
常见的“危险分子”
- 眼镜蛇、银环蛇:放“神经毒”,蛇咬后肌肉发麻、呼吸困难,搞不好会憋死!
- 竹叶青、蝮蛇:放“血液毒”,伤口哗哗流血,内脏也可能出血!
- 中华眼镜蛇:放“细胞毒”,伤口疼到炸裂,肿成馒头,肉都可能烂掉!
如何判断是否中毒?
- 看牙痕:毒蛇咬痕通常有1~2对明显的“大牙印”,无毒蛇则是细密的小牙痕。
- 看症状:被咬后若迅速肿胀、头晕呕吐、呼吸困难,大概率是中毒。
- 警惕“干咬”:约20%的毒蛇咬伤可能不释放毒素,但必须观察24小时!
急救黄金法则:5要做,5别做
保命5步:
- 冷静别慌:心跳加速会加快毒素扩散。
- 赶紧远离:避免蛇二次攻击。
- 固定伤肢:用树枝或衣服固定,保持伤口低于心脏。
- 摘掉首饰:防止患处肿胀勒伤肢体。
- 立即呼救:拨打120,直奔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
5大禁忌:
- 别切开伤口(加重出血或感染)!
- 别用嘴吸毒(害人害己)!
- 别冰敷或火烧(加速坏死)!
- 别喝酒咖啡(加快毒素吸收)!
- 别自行对患肢做任何捆绑!
抗蛇毒血清:唯一的“解药”
为什么必须用血清?
- 血清能中和毒素,是救命的核心!
用药原则:快、准、足
- 黄金1小时:咬伤后1~2小时用药效果最佳,拖久了可能器官损伤不可逆。
- 儿童剂量不减少:孩子血少,毒素浓度更高,用量和成人一样!
- 症状加重就加药:若6小时后没好转,需追加血清。
过敏风险需警惕
- 用药前必须皮试,但若情况危急,医生会监护下冒险用药,同时备好肾上腺素应急。
医院治疗:防后遗症的关键
伤口处理:
- 医生会清理坏死组织,但绝不乱切伤口。
对症支持:
- 凝血障碍:输血浆(先打足血清);
- 呼吸麻痹:插管上呼吸机;
- 防感染:用头孢类抗生素。
打破伤风针:
- 和血清间隔1小时以上。
防蛇咬:记住这几点
- 户外活动:穿长裤、高帮鞋,别徒手翻石头!
- 蛇类活跃期(4~10月):夜间少去草丛,用手电照明。
- 遇到蛇:慢慢后退2米,别挑衅!
- 家里防蛇:清理杂草,堵住墙缝和排水沟。
最后,毒蛇咬伤是与死神赛跑,牢记八字诀:冷静、制动、送医、抗毒!转发给家人朋友,多一人知道,少一场悲剧!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气象局
热门推荐
消防车高速通行新规出台:专用通道+信号优先,救援效率大幅提升
大连救护车闯红灯事故引发热议:特种车辆如何平衡紧急任务与交通安全?
芜湖至云南旅游全攻略:六大景点、特色美食与住宿指南
湖羊养殖产业扶持政策助力养殖户增收
运动后营养补充:蛋白肽 vs 蛋白粉,如何选择?
《诗经》教你如何在现代社会找到归属感
《诗经》里的爱情观,你get了吗?
《诗经》里的文王与武王:德治与武功的哲学思辨
徐孝元官宣退赛,专注WTT赛事
中国古代婆媳关系为何如此难处?
古代私奔的女子为什么只能做妾 他们为什么不能享受和妻子一样的待遇
古代小妾的特权与限制:历史背景下的女性地位探讨
上海至海南航班攻略:3小时直飞,4-6小时转机详解
机票选座全攻略:最佳座位推荐+手机选座教程
福建三大名面,你最爱哪个?
汉莎航空新型座椅陷认证困境,20架波音787交付延迟
超级经济舱在国内遇尴尬:定位不准致体验不佳
穿戴红、低调行、重健康:2025年属蛇人本命年指南
开源项目引领软件开发新趋势:创新加速与降本增效双驱动
牛津经济研究院开发风险监测模型,助力车企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棕榈油油炸效果佳,但健康环保需关注
高温油炸选花生油更安全,大豆油则更经济实惠
浙大高端论坛热议《诗经》教学实践
《诗经》里的爱情密码,你读懂了吗?
《诗经》里的周代礼乐文化,你get了吗?
6天玩转湖南:长沙-张家界经典游,新增怀化宁乡亮点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3000奇峰耸立的生态瑰宝
湖南推出多条旅游公交专线,长株潭一体化让出行更便捷
冬季养生必知:VB1需求大增,这些食物帮你补足
“Nice”一词在英国:从基本含义到社交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