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科普:症状、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手足口病科普:症状、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全解析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4945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感染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急性起病,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和疱疹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危重甚至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感染CV6、CV10的少数患者可出现脱甲症状。
主要传染源有哪些?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易感人群有哪些?感染后还会再次感染吗?
人群普遍易感,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
传播途径及流行方式?
传播途径复杂,可通过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流行。
如何治疗?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如何预防?
-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 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 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 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 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 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晨、午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与治疗。
- 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 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场所传播。
- 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为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热门推荐
专家共识明确坎地氢噻降压效果,适用2.45亿患者
坎地氢噻片:从利尿降压到抗炎止吐的多重功效
正确调节冰箱温度,四大技巧助力食物长效保鲜
冰箱使用指南:四大功能详解与维护要点
郑和下西洋:中非千年商贸传奇的见证
从《国富论》到RCEP:自由贸易的理论与实践
声景生态学与城市健康:噪音污染的隐形危害及其创新解决方案
治理噪音污染的方法
楼上常常有噪音?这起纠纷案例教你依法维权
喜欢噪音大的汽车?可能有施虐和精神变态倾向
噪声污染防治 给你的耳朵放个假吧!
金属变体2代恐龙勇士:从叛逆到救赎的设计传奇
《恐龙宝贝之龙神勇士 第二季》:一场关于勇气与友谊的奇幻冒险
改名有规:未成年人、成年人办理条件和流程详解
香港政商界女性冠夫姓:传统习俗与现实考量
改名背后的多重考量:从个人生活到职业发展
日本“夫妇同姓”制度存废之争:500年后的“佐藤”预言
Q弹软糯到香甜酥脆:安庆八大特色美食全解析
长江北岸的美食名城:安庆特色水产与黄梅戏韵
安徽十大特产全览:从黄山毛峰到太平猴魁
驾校不退学费?这两个部门帮你搞定!
驾校培训合同退款条款,你了解多少?
速冻水饺陷"掺肉"风波,10大品牌产品均非纯猪肉
冬至饺子别再包韭菜,这3种馅料更应季,鲜美多汁
从素馅到三鲜:中国十大饺子馅料全解析
3D打印技术如何革新医疗教育与培训
3D打印技术实现皮肤和毛发再生,医学领域迎来重大突破
3D打印助力医学生“开挂”
国家药监局发布十大用药提示,涵盖慢病管理到光敏药物使用
<上甘岭>:从坑道战到<我的祖国>,志愿军精神的银幕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