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科普:症状、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手足口病科普:症状、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全解析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4945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感染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急性起病,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和疱疹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危重甚至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感染CV6、CV10的少数患者可出现脱甲症状。
主要传染源有哪些?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易感人群有哪些?感染后还会再次感染吗?
人群普遍易感,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
传播途径及流行方式?
传播途径复杂,可通过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流行。
如何治疗?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如何预防?
-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 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 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 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 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 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晨、午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与治疗。
- 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 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场所传播。
- 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为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热门推荐
16:8饮食法:2型糖尿病患者的新希望
16:8饮食法: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新选择
新年视频拍摄技巧分享:记录美好瞬间与情感传递
福田区开展新春关爱行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上暖心服务
手机拍照模糊怎么办?8个通用技巧+苹果专属设置
公司欠薪,教你如何拿回血汗钱
白居易立秋忆友三章:曲江畔的思念与伤感
《庆余年2》台词解读:从真情到世道,7句金句触动人心
耳机使用全攻略:连接技巧与保养方法详解,让音质更出色
转换视频时如何在不同设备上选择合适的分辨率、码率和帧率
探访亚利桑那羚羊彩穴:光影交错的狭缝峡谷
冬季电动车使用指南:从充电到驾驶的全方位建议
电动车防滑链使用全攻略:从选购到安装,保障冬季行车安全
电动观光车冬季使用指南:安全行车与应急处理要点
中东部暴雪来袭,电动车出行需谨记这几点
文件传输指南:5种主流方式及使用场景详解
铁树果的安全食用指南
铁树果虽好,但这些食用禁忌你必须知道!
铁树果抗癌功效存疑,专家:不要轻易尝试
微信被盗客服不管,可通过腾讯举报中心申诉
使用Kodi播放群晖资源以及观看IPTV
许三观的十二次卖血:一个普通人的生存与道德困境
科学喂养怀孕狗狗:三种食谱方案与注意事项
狗狗生产前的5个关键征兆及应对指南
香港养犬新规:从粪便清理到防咬伤的全方位指南
科学喂养新生犬:从奶粉到护理的全程指导
母犬怀孕63天全程护理指南:健康监测与生产准备
苏州讨债公司的高效收款秘籍
债务人逃美,追债策略大揭秘
鹤山出发,自驾打卡凤凰古城必去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