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浅析切工对红、蓝宝石的重要性
科普|浅析切工对红、蓝宝石的重要性
红蓝宝石的切工是影响其价值和美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切工定位到比例对称性,再到抛光程度和星光效应,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宝石最终呈现的效果。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切工对红蓝宝石的重要性。
红宝石(Ruby)和蓝宝石(Sapphire)是达到宝石级的刚玉(刚玉是矿物名称),红、蓝宝石的硬度在自然界所有矿物中仅次于金刚石,它们的化学成分为氧化铝(Al2O3),纯净时无色,含有0.9%—4%的铬元素时呈红色,含铁和钛时呈蓝色。
红、蓝宝石形状呈三方晶系,自然界中的晶体形态常为柱状(两端稍细,中间稍粗)或板状的六边形,外观多似桶状。
颜色主要有无色、红色及蓝色,红宝石主要呈深紫红色或橙红色,蓝宝石主要呈蓝色或蓝绿色,其它还有绿、黄、粉、褐等颜色。
硬度为9;相对密度为3.99—4.0;由于常见聚片双晶、接触双晶,会有裂理;整体为透明至半透明,光泽呈现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红宝石在紫外灯下有明显的红色荧光,蓝宝石大多数无荧光。
通常红、蓝宝石的折射率能达到1.762—1.778,对于含有三组定向排列的纤维状内含物的红、蓝宝石,采用弧形的素面切割,能产生星光效应。
红、蓝宝石好的切工讲究四点
红、蓝宝石的切工是根据宝石冠部与亭部的比例来评判的,分为过薄、偏薄、好、偏厚、过厚五个级别。红、蓝宝石之所以有漂亮的火彩,切工是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我们所见到的椭圆形红蓝宝石均采用标准混合型刻面切工,这种切工的冠部跟椭圆形钻石一样,有33面,能够使宝石呈现美丽的火彩,而亭部却比钻石要厚的多,有64个面,这样在保重的同时能够使宝石的颜色更加浓郁。
1
切工定位
由于红、蓝宝石是各向异性的,具有多色性。切割时应使台面严格垂直于长轴方向,避开多色性的影响,使得成品可以从台面上看到最纯正的、饱和的颜色,这是正确的定向。否则会导致颜色不正,受多色性的影响而带杂色。
2
比例及对称性
不论宝石采用哪种切工类型,都要符合标准规范要求,而且对称性要好,不能歪斜。长、宽、厚的比例及角度是很重要的,必须符合标准,因为这些标准是依据宝石的折射率和光的全反射原理而设计的,能达到效果。如果切薄了就会漏光,颜色浅了,色散效应也差,用行话说则是没有“火头”,称之为“鱼眼效应”,显得呆板而无光彩,切得太厚会使颜色变暗,也影响“火头”。
3
抛光程度
抛光的好坏会影响宝石的光泽。高质量的抛光使宝石显现更强的光泽,闪闪发亮。
4
星光效应
对于含有三组定向排列的纤维状内含物的红、蓝宝石,采用弧形的素面切割能产生星光效应。这类宝石的切工不但要考虑对称性和比例,还须选准方向和位置,使成品的星光位于正中间,如果切工不好,偏斜了价值也随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