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实战: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R语言实战: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详解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maizeman126/article/details/141999965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 ANOVA)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用于处理受试者被多次测量的数据。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使用R语言展示如何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本例使用R语言内置的co2数据集,该数据集记录了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关数据。其中,因变量是二氧化碳吸收量(uptake),自变量包括植物类型(Type)和七种水平的二氧化碳浓度(conc)。Type是组间因子,而conc是组内因子。
首先,我们需要将conc变量转换为因子变量:
CO2$conc <- factor(CO2$conc)
接下来,选择"chilled"处理的数据子集作为分析用数据集:
w1b1 <- subset(CO2, Treatment == "chilled")
然后进行方差分析:
fit <- aov(uptake ~ conc * Type + Error(Plant / (conc)), w1b1)
summary(fit)
分析结果显示,在0.01水平下,主效应Type和conc以及交互效应Type×conc都非常显著。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数据,我们可以绘制交互作用图和箱线图:
par(las = 2)
par(mar = c(10, 4, 4, 2))
with(w1b1,
interaction.plot(conc,
Type,
uptake,
type = "b",
col = c("red", "blue"),
pch = c(16, 18),
main = "Interaction Plot for Plant Type and Concentration"))
boxplot(uptake ~ Type * conc,
data = w1b1,
col = c("gold", "green"),
main = "Chilled Quebec and Mississippi Plants",
ylab = "Carbon dioxide uptake rate")
从图中可以看出,Quebec的植物比Mississippi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率高,而且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这种差异越来越明显。
在处理重复测量设计时,数据通常需要以长格式存储,即每次测量的因变量值都放在单独的一行中。这种格式便于进行后续的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热门推荐
柳叶刀子刊 | 中国癌症死亡上升21.6%,肺癌仍居榜首,中疾控发布最新癌症数据
Unity ShaderGraph UV节点解析汇总
如何应对家庭债务纠纷
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培育出全球含油量最高油菜种质,含油量高达66%
《三国志战略版》赵云杂枪阵容
这几个"过度疲劳"信号,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深度︱韩国是怎样炼成发达国家的?
韩国被经合组织评价为监管政策最完备国家
大数据分析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闭眼金鸡独立:一个简单有效的养生动作
青光眼常用检查设备规范操作之前房角检查
迪拜为什么成为富人涌入的热点
18世纪,土豆在法国从劣等食物晋升高级食材
全面解析美国商标查重:保护品牌的重要性与实用指南
自作自受意思解释及典故:命运的轮回
这两种水果搭着吃,竟然堪比天然降压药
古代庚子年三大历史之谜:从紫禁城自焚到义和团运动
运动鞋与登山鞋清洗全攻略
如何熬出一碗美味可口的粥:从基础到进阶的全面指南?
快速在10分钟煮好粥
全球金融观察丨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悲观情绪显现,“类滞胀”风险如何应对?
脸上皮肤红肿是怎么回事
2024打离婚官司要多少钱,起诉离婚需要准备多少律师费
黄斑病变的最新治疗
租房被中介骗了去哪投诉?房客能否随意带人入住?
Win11安全中心关闭有影响吗?关闭后如何确保安全?
租房押金纠纷怎么处理
池州傩仙镇:沉浸式体验助力文旅"出圈"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消费电子、黄金股强势,煤炭股低迷
眼睛健康,前房深度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