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佛教中傲慢的含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佛教文化:佛教中傲慢的含义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CSTMALD00521B5MC.html
傲慢是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表情、举止,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也指看不起别人,对人不敬重,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态度。
在佛教文化里面,傲慢是七宗罪之一。佛教中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若干类,譬如从性质来分,有烦恼心、善心等;从认识结果来分,有正确认识(量)、错误认识(非量)以及犹豫不定心等。傲慢则属于烦恼心。所谓傲慢,是指通过对比自他而在内心产生的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
通常来说,傲慢在对法(即阿毗达摩)中被分为七种或九种,七种傲慢分别为:
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
- 慢:虽然明知他人不如自己,或者自己跟他人相同,但内心还是产生洋洋自得的心态,称为“慢”;
- 过慢:过慢是本来他人比自己强,但自己认为跟他人同等;本来自己跟他人同等,却认为自己比他人强,这种洋洋自得的心态更超过慢,所以称为“过慢”;
- 慢过慢:本来他人比自己强,却傲慢以为自己比他人强;
- 我慢:对自己以及自己所拥有的产生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譬如认为自己比他人漂亮、帅气、有气质、有钱等等。
- 增上慢:对于自己不具备的超常特质,误以为自己具备和拥有,称为增上慢。譬如自己本来没有证悟觉得自己证悟等等。这和大妄语的区别在于,增上慢是误以为自己有,无欺人之心;而大妄语则是认定自己没有而刻意行骗。
- 卑慢:这种傲慢类似我们常说的自卑。对比他人强过自己的地方,虽然知道自己比不上他人,但是内心还是产生一种“有什么?我也差不到哪去”的心态,称为“卑慢”。
- 邪慢: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功德,却认为自己有功德;本来没有什么才华,却以为自己有。诸如此类自己本无却认为有的自得心态,就是“邪慢”。
热门推荐
肇庆美食全攻略:从早餐到宵夜,36种地道美味等你来尝
本地人带路!肇庆超全宝藏美食店,都在这了
祭文:寄托哀思的千古绝调
江西望仙谷:冬季仙境探秘之旅
越夜越精彩!夜游还得看洛阳!
春天在哪里?在濮阳人的蒸锅里!
濮阳旅游攻略:历史文化古迹与自然美景探秘
葫芦茶的外形特征与冲泡方法
红色的两面性:东西方文化中的象征差异
拉萨旅游必备健康小贴士:轻松应对高反
从苏州到西藏:一场跨越平原与高原的壮丽之旅
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你担心吗?
论中国四大古酒:米酒、黄酒、梅酒、烧酒
跟着《珠帘玉幕》,探秘北海南珠文化
双十一必买:北海珍珠终极指南
基于机器学习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模型研究
女性好运微信头像新潮流:红色当道!
石斑鱼循环水养殖水质监测方案
广饶县“智慧养鱼”解锁生态养殖新模式
雪梨水功效与8款简单食谱推荐
陈皮加一物清肺化痰 陈皮化痰的三种搭配
秋游邛海:四川最美湖泊的金色季节
冬日暖阳下的西昌:探秘建昌古城
金门秋冬旅游攻略:赏鸬鹚、品美食、探战地遗迹
员工离职后,在股权激励平台持有的合伙份额,如何处理?
平潭岛:打卡石牌洋与最美环岛路!
平潭岛:一座承载7000年文明的海岛
平潭岛: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
敏感肌肤日常护理全攻略:从洁面到饮食的全方位指南
盐水鹅PK酱鹅:谁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