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佛教中傲慢的含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佛教文化:佛教中傲慢的含义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CSTMALD00521B5MC.html
傲慢是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表情、举止,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也指看不起别人,对人不敬重,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态度。
在佛教文化里面,傲慢是七宗罪之一。佛教中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若干类,譬如从性质来分,有烦恼心、善心等;从认识结果来分,有正确认识(量)、错误认识(非量)以及犹豫不定心等。傲慢则属于烦恼心。所谓傲慢,是指通过对比自他而在内心产生的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
通常来说,傲慢在对法(即阿毗达摩)中被分为七种或九种,七种傲慢分别为:
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
- 慢:虽然明知他人不如自己,或者自己跟他人相同,但内心还是产生洋洋自得的心态,称为“慢”;
- 过慢:过慢是本来他人比自己强,但自己认为跟他人同等;本来自己跟他人同等,却认为自己比他人强,这种洋洋自得的心态更超过慢,所以称为“过慢”;
- 慢过慢:本来他人比自己强,却傲慢以为自己比他人强;
- 我慢:对自己以及自己所拥有的产生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譬如认为自己比他人漂亮、帅气、有气质、有钱等等。
- 增上慢:对于自己不具备的超常特质,误以为自己具备和拥有,称为增上慢。譬如自己本来没有证悟觉得自己证悟等等。这和大妄语的区别在于,增上慢是误以为自己有,无欺人之心;而大妄语则是认定自己没有而刻意行骗。
- 卑慢:这种傲慢类似我们常说的自卑。对比他人强过自己的地方,虽然知道自己比不上他人,但是内心还是产生一种“有什么?我也差不到哪去”的心态,称为“卑慢”。
- 邪慢: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功德,却认为自己有功德;本来没有什么才华,却以为自己有。诸如此类自己本无却认为有的自得心态,就是“邪慢”。
热门推荐
增值业务数字化运营模式怎么提升客户满意度?
芹菜叶子能吃吗为什么都丢掉
咽和喉的区别
记忆宫殿法在学习英语中的应用
“真实主义”的李秀英|人物
【声音质量评估秘籍】:如何用声压级作为关键评价指标
扎完针灸出现红点怎么办?
2025 WA100全球百强建筑公司排名公布,中国上榜13家
黑豆升血糖吗?专家解读其对血糖的影响
网红数字人+AI,直播带货变革从上海开始
图像处理中的色彩空间转换:原理与应用
社交类APP开发的功能都有哪些
1匹空调适用面积及耗电量详解
东坡肉:浙江传统美食再掀味蕾风潮
扬州十大特色名小吃,江南水乡风情
一招搞定床单发黄难题:自制清洁水让床单洁净如新
荒诞背后的真实:《瞬息全宇宙》
男人更年期怎么调理
居家全身燃脂无器械运动(在家无器材锻炼身体的方法)
实用的家庭感统训练方法整理介绍
通信工程学习:什么是LAN局域网、MAN城域网、WAN广域网
广域网(WAN):连接远程地理位置的网络解决方案
一天完成论文初稿?来看看这10个大幅提升论文写作效率的原则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您了解吗?
治滑膜炎的药有哪些
房屋买卖中介费:数额、承担方及平台收费标准全解析
感冒怎么治?一文详解感冒治疗方案和就诊指南
利胆排石片正确使用的说明
江西春日宝藏之旅 | 南昌庐山景德镇婺源(旅游攻略),解锁限定美景!
内生肌酐清除率:评估肾功能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