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佛教中傲慢的含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佛教文化:佛教中傲慢的含义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CSTMALD00521B5MC.html
傲慢是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表情、举止,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也指看不起别人,对人不敬重,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态度。
在佛教文化里面,傲慢是七宗罪之一。佛教中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若干类,譬如从性质来分,有烦恼心、善心等;从认识结果来分,有正确认识(量)、错误认识(非量)以及犹豫不定心等。傲慢则属于烦恼心。所谓傲慢,是指通过对比自他而在内心产生的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
通常来说,傲慢在对法(即阿毗达摩)中被分为七种或九种,七种傲慢分别为:
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
- 慢:虽然明知他人不如自己,或者自己跟他人相同,但内心还是产生洋洋自得的心态,称为“慢”;
- 过慢:过慢是本来他人比自己强,但自己认为跟他人同等;本来自己跟他人同等,却认为自己比他人强,这种洋洋自得的心态更超过慢,所以称为“过慢”;
- 慢过慢:本来他人比自己强,却傲慢以为自己比他人强;
- 我慢:对自己以及自己所拥有的产生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譬如认为自己比他人漂亮、帅气、有气质、有钱等等。
- 增上慢:对于自己不具备的超常特质,误以为自己具备和拥有,称为增上慢。譬如自己本来没有证悟觉得自己证悟等等。这和大妄语的区别在于,增上慢是误以为自己有,无欺人之心;而大妄语则是认定自己没有而刻意行骗。
- 卑慢:这种傲慢类似我们常说的自卑。对比他人强过自己的地方,虽然知道自己比不上他人,但是内心还是产生一种“有什么?我也差不到哪去”的心态,称为“卑慢”。
- 邪慢: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功德,却认为自己有功德;本来没有什么才华,却以为自己有。诸如此类自己本无却认为有的自得心态,就是“邪慢”。
热门推荐
泮托拉唑钠的严重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心肌缺血患者的饮食指南:七大要点助力心血管健康
教师如何设计出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问题?
如何管理周期性付款项目
银行的客户投诉处理流程优化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为什么降尿酸不仅要紧盯嘌呤还要重点关注果汁?
磁吸卡包会不会让卡消磁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区是(中国11个北回归线标志 各有特色 各有千秋)
陪产假申请流程必不可少,条件、资料3分钟速览
怎么判断用不用根管治疗
蓝色的经典配色方案及适用场合
2025广州驾驶证换证地点大全
左右手血糖不一样是什么原因
行业同比增长率分析:定义、影响因素与运用
电力系统中的防雷设备有哪些?电力系统防雷保护方案有哪些?
老味发面宝的真相:化学膨松剂不如酵母粉健康的秘密
你知道历史上哪位开国皇帝历经的朝代最多吗?
正颌手术有必要做吗?全方面分析让你一目了然
轮滑鞋轮子变黄怎么办?简单几步恢复洁白
2024年新疆各地市州GDP排名:克拉玛依人均GDP全国第二,和田仅2.4万元
各个器官喜欢的食物是什么?投其所好,让器官正常运转!
防脱发洗发水的有效成分有哪些?
一季报业绩预告规则及影响因素解析
超全总结,异地施工不用愁,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预缴、反馈,开票,申报
如何准确计算户型图尺寸,避免误差?
心智模式如何影响你的决策与生活质量
一个又困又清醒的疑问:睡前多久摄入「咖啡因」不失眠?
决策树算法详解:原理、实现与应用案例
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哪些症状
胃食管反流十大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