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林纸实现净利超150%,纸企想要绿色降本,有哪些窍门?
岳阳林纸实现净利超150%,纸企想要绿色降本,有哪些窍门?
3月10日晚间,岳阳林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97.81亿元,同比增长24.79%,实现扣非后净利润5.47亿元,同比增长160.80%,计划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38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49亿元(含税)。
岳阳林纸董秘易兰锴表示,2022年,岳阳林纸造纸、碳汇业务齐发力,取得了营业收入、扣非后净利润双双增长的好成绩,下一步还将以造纸、碳汇为核心,发力2023年度各项工作,争取更好业绩。
纸品供求两旺
回顾2022年纸品市场消费端变化,需求持续增长,为岳阳林纸的造纸业务奠定了增长基础。
在国内市场方面,下游图书类市场用纸需求强劲,各出版社及民营教辅公司提前采购印刷用纸,增加需求量约4万吨至5万吨。为符合近视防控要求,纸张克重、字号、行间距增大,也推动下半年教材教辅纸张采购量增加10%至15%左右。在国际市场方面,海外消费需求迅速回暖,海外造纸企业将部分文化纸生产线改包装纸生产线,为岳阳林纸提供了出口空间。
关于去年纸品市场供应端变化,易兰锴介绍:“2022年,国际纸浆价格处于高位运行,技术落后、产能过小、综合效率不高的小造纸厂无利可图,纷纷退出市场。部分造纸大厂因海外原料供应短缺、海外物流不畅,采取轮停方式等待物料,部分国家纸品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2022年,岳阳林纸实现产量108万吨,出口销量8.4万吨,均取得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好业绩。这主要得益于岳阳林纸采取了三方面的针对性措施。易兰锴进一步介绍:“公司完成了林浆纸一体化工作,自有纸浆比例大幅度提升,有效应对了纸浆短缺、物流不畅等问题。公司也通过科研攻关,在胶版纸、涂布纸、复印纸和包装纸等领域推出多个新品,提升了增量市场。公司还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实现生产线的绿色化、节能化和低碳化,在提升综合效益的同时,获得了‘国家绿色工厂’‘2022年度湖南省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等称号。”
信达证券分析师李宏鹏分析2023年造纸行业前景:“港口纸浆库存下降,进口量有增无减,造纸企业开工率回升较好,业内普遍预计造纸业2023年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当前,消费市场对文化用纸、包装纸需求看涨,可密切跟踪有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验证其业绩可持续性。”
行业集中度提升静待需求复苏
“在低谷期,也在相当程度上加速了行业洗牌,过去一年有不少中小型造纸厂没有挺过来,被淘汰出局了。”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中国造纸协会数据,我国规模以上造纸企业数量已经连续7年减少。从主要纸种市场占有率看,中国白卡纸CR4市场份额(行业前四名份额集中度指标)在80%以上,铜版纸CR4市场份额近80%,双胶纸CR4市场份额也在40%以上,造纸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市场的整体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持续优化的行业结构将要面临怎样的2023年度市场环境呢?
首先对于2022年持续处在历史高位的木浆价格,多数机构分析预计,随着2023年大量浆产能投放市场,木浆价格将加速下跌。卓创资讯分析师张岩表示,短期来看,2月份随着纸厂陆续复产,或对冲纸浆新产能投放临近抵港的偏空预期,浆价下滑速度或有望减缓;3月份虽处于造纸行业传统旺季,但若需求不能进一步放量,浆价或继续下滑;4月份芬欧汇川集团UPM纸浆新产能(超过210万吨桉木纸浆的产能)有望投入市场,木浆价格也将进一步下降。
整体来看,卓创资讯分析师常俊婷认为,2023年处于中国造纸行业产能扩张周期,浆纸一体化特征明显,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预计造纸行业集中度及行业盈利能力或有改善,也利于纸浆需求量的平稳增长。
从需求层面来看,国盛证券指出,经历行业被动去库,目前企业库存趋于合理,需求复苏有望于2023年一季度末显现。晨鸣纸业表示,预计2023年,随着运输通畅、纸浆下降、消费复苏等利好因素叠加,造纸业有望迎来经营业绩的边际改善,公司盈利能力预计将得到有效提升。
造纸企业降本、减碳诀窍
内有企业运营成本难以控制,外有“双碳”政策监管,纸业应当如何摆脱“造纸废弃物+燃煤成本”的困境?在浙江,有家造纸实业就没有这些烦恼,它有着独特的降本秘诀,轻松解决了这些问题。
造纸废弃物+一般工业固废的处理难点在于成分繁杂,且具有金属、重物质等杂质,对终端焚烧锅炉的负荷要求高,燃尽率低,热效率低。
整套处理系统以“模块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设备相互组合,通过斯瑞德所研发的双级破碎理念,再通过磁选机除去铁质金属,风选机除去重物质混合物,最终制备成尺寸80mm左右、含水量13%左右的SRF替代燃料。
替代燃料热值:4000-5000大卡
每日处理产能:1000吨
该造纸业采用双线一体化的运营建设模式,可分别针对“造纸废弃物与一般工业固废”的特性,选择进行最优化的工艺制备过程,在节省设备成本的同时,还能得到更优质的SRF替代燃料。
这对于一个每日用煤500吨的造纸企业来说,每日的燃煤成本约50余万。而制备SRF替代燃料的成本不足煤炭的20%,每日节本40万元,还解决了造纸废弃物与当地一般工业固废大量堆积难处理的问题,达到了“降本+减碳”双赢的新生态。
随着“双碳”政策的实施,各行各业都踏上了低碳生产、绿色环保的新征程。如今,SRF/RDF替代燃料技术的兴起,使固体废物有了资源化处理的选项,不仅解决了固体废物处理难的问题,还响应了国家低碳战略的号召,实现固废资源价值和环保效应的最大化。
造纸行业ESG发展之路怎么走?
中国造纸学会理事长曹振雷指出,ESG事关经济、社会和环境,与造纸行业的绿色循环行业特性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随着各项ESG政策的不断完善,富有中国特色的相关布局正在逐步形成,也必将为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曹振雷称,在中国双碳战略实施的背景下,造纸行业要发挥绿色循环产业的优势,加快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充分利用ESG价值投资标准引领作用,将ESG理念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企业治理的有机结合、和谐发展。
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赵伟指出,造纸行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事关民生的原材料产业,并创新地提出造纸行业是主导产业链条的配套产业,中国造纸在全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造纸产业仍有发展空间,面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尤其是造纸行业的原料和资源问题,我们需要推进林纸一体化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赵伟认为,ESG可以塑造企业价值,让社会更好地了解企业、行业未来的发展,树立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业形象,希望更多企业关注ESG发展,推动造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期待造纸行业在ESG理念的实践中,取得更多成绩,实现更大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王双飞指出,ESG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林纸一体化建设,合理利用废纸资源,改善能源结构,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研发节能技术与装备等高质量发展对策。
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院长金永灿对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指出,产学研融合是对技术的产业化,是科技创新对社会的贡献,是企业治理的延伸,是对ESG内涵的拓展和实践,对轻化工程学科发展和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普全球评级大中华区业务部门总经理王鸣豪分享了关于“标普助力企业ESG发展与低碳转型”的成功经验。在双碳大趋势下,ESG投资未来必将获得更多的关注,王总从ESG信用评级的专业角度,分享了标普ESG指数对企业的意义,企业可以使用评级体系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弱点、风险和机遇,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表示,在向“双碳”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中,ESG评价体系对于中国造纸工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过去的30年里,APP(中国)通过深耕林业优势确保产业链源头的绿色高效,并在集团内部积极推进绿色转型与数智转型,助力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今年还正式将ESG发展理念融入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推出了其ESG战略三年实施路线图。
安徽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提到,碳资信评价是企业碳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是ESG评级的重要内容。在碳中和背景下,ESG投资是未来主流方向,企业碳资信评价是提升碳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对造纸企业利用各自优势,积极参与碳交易,提升自身碳资信等级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