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洞察 | 拒绝画面空洞!这5种丰富细节的方法快抄起来
视觉洞察 | 拒绝画面空洞!这5种丰富细节的方法快抄起来
看过20+流行插画师的作品后发现,出彩的关键点是:情绪外化
如果要问新手设计师会遇到哪些问题的话,排在首位的绝对是画面空洞。平面设计不是元素堆砌,如何让画面在保障统一性的基础上,细节度也能有提升,才是设计师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本期我们总结了一些丰富画面细节的设计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解析分享给大家。
⚫ 局部放大
画面太空的情况下,局部放大可以迅速创造一个视觉焦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个焦点可以是设计中的主角、核心元素或最具创意的部分,使画面更加紧凑、有力,避免空旷感。如果元素选取恰当,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上图央视纪录片《传承》的海报,放大的手指和深褐色的波浪形纹理融入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感觉。这些能够代表主题或传达特定情感的内容被放大处理,往往更能触动人心。
⚫ 主体重复
画面主体元素较少时,除了放大还可以重复。通过在画面中多次呈现相似的元素或形态,能够有效地填充空白区域,增加画面的细节和丰富度。
这种重复不仅让画面看起来更加饱满,还能通过元素的排列组合创造出层次,使画面更具形式感。
比如方向重复,将基本形按照特定的方向进行排列,形成明显的方向性。方向重复可以包括水平、垂直、斜向等多种排列方式。这种重复形式可以创造出一种动态感和流动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还有大小渐进重复,将基本形的大小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重复排列,形成一种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视觉效果。这种重复形式可以创造出一种层次感和深度感,使画面更加立体和丰富。
另外还有切割重复,将视觉元素按比例进行渐进式的切割和复制,给版面带来一种破坏性的秩序感,极具视觉冲击力。
⚫ 添加图形
当你不知道使用什么元素的时候,可以考虑加入图形,它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可适应不同的设计风格、主题和场景。
它们能有效串联文字信息,帮助画面统一。另外还可以通过大小、颜色、透明度等属性的变化来营造出画面的层次感,让画面变得特别。
⚫ 添加纹理、渐变填充
除了图形,还可以在背景里直接添加纹理效果。这些纹理不仅可以弥补画面的空白,还可以增加细节和设计感。
纹理的选择通常与特定的主题或情感相关联。比如方格、线条、圆点、放射线等基本图形纹理适应现代扁平风格,丰富画面、增加趣味性;
纸张纹理、布料纹理可以给中国风、复古主义设计增加细节和质感;更加真实感的金属和玻璃纹理适用于未来风设计。
另外也可以通过色彩渐变填充背景,不仅能够丰富单调乏味的画面,营造氛围和情感表达。还能打造独特的记忆点,让画面更高级。
⚫ 文字放大、打散
如果没有要表现的主体元素且加入图形不合适,放大关键字信息也是很好的选择。可以在视觉上“填补”空白区域,使整体构图更加平衡。
同时,放大的文字成为视觉中心,有助于引导观众的视线,使信息传递更加高效。
打散文字并以艺术化的方式重新组合,比如将标题文字分别放在四个角上,或者故意将文案信息用回车错行的形式表现,也能达到丰富画面的效果。
这种设计手法打破了传统的文字排版方式,赋予了画面独特的设计感和视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应合理控制打散文字的数量和布局,避免画面过于杂乱或影响整体视觉效果。
—end—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