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锂电池充电为什么先恒流后恒压充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锂电池充电为什么先恒流后恒压充电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jhzhz.com/?technology/960.html

锂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先恒流后恒压策略是基于电池的物理特性和安全性设计的。这种充电方式不仅能保障电池的安全,还能最大化其容量并延长使用寿命。

恒流充电阶段

在锂电池充电的初始阶段,通常采用恒流(Constant Current, CC)模式。在这一阶段,充电器会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电流,这个电流值一般根据电池的设计参数设定,通常在0.2C到1.0C之间,其中“C”表示电池的额定容量。

以一个标称容量为1000mAh的电池为例,0.5C的充电速率意味着充电电流为500mA。

恒流充电的主要目的是迅速将电池电压提升至接近满电状态的阈值,通常约为4.2V/单体电池。这个阶段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在电池电量较低时,内部电阻较小,能够接受较大的充电电流而不会引起过热或损坏。

此外,由于此时极化现象较弱,使用较大电流充电不会显著影响电池的性能。

从恒流到恒压的过渡

当电池电压达到设定的截止电压(如4.2V/单体电池)时,恒流充电阶段结束,系统会自动切换到恒压(Constant Voltage, CV)模式。

继续以恒定的大电流充电可能会导致电池电压迅速上升,超过安全极限,从而损害电池结构并缩短其使用寿命。

在恒压充电阶段,充电器保持输出电压不变,但随着电池逐渐充满,充电电流会自然下降。这是因为随着内锂离子数量的增加,进一步嵌入负极的难度增加,导致电池内阻上升,从而即使在相同的外部电压下,电流也会减少。

恒压充电阶段

在恒压充电阶段,主要目标是逐步降低充电电流,直到降到某个预定的低水平(如0.01C或更低),此时电池被认为已完全充满。

尽管充电电流减小,但由于电池端电压保持恒定,仍然能有效地将剩余的能量充入电池,同时避免因过度充电造成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恒流充电阶段能快速提升电池电量,但它不能单独完成整个充电过程。在恒流充电结束时,电池内部可能存在一定的极化现象,实际电池电压可能低于测量电压。如果不进行后续的恒压充电,电池可能无法达到其最大容量,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电池健康状况恶化。

极化与安全性考量

选择先恒流后恒压的充电方式,还考虑到电池内部的极化效应。极化是指在充电过程中,因电化学反应速率限制,电池的实际电压高于理想状态下的平衡电压。

极化程度随充电电流增大而加剧,可能导致电池电压异常升高,甚至触发保护机制提前终止充电。引入恒压阶段有助于使电池内部离子浓度分布更加均匀,减轻极化效应,确保电池能够被充分充电而不至于过热或受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