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感器市场 规模逾3600亿元
中国传感器市场 规模逾3600亿元
图1:2024传感器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观众参观展出的传感器产品。
图2:2024传感器大会展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一部智能手机中要用到十几种传感器,一辆新能源汽车里可能要用到数百个传感器……如今,被誉为“万物互联之眼”的传感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12月1日,2024传感器大会在郑州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中国传感器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近年迅速提升,2023年产值达3644.7亿元(人民币,下同),三年增长率达到13.6%,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球,显示出蓬勃的发展动力。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地也在“抢滩布局”。
开幕会上,全球传感器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围绕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和热点问题发表演讲并进行高端对话。
传感器市场现今发展规模如何?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珂在大会上发布了《2024年传感器十大园区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1929.7亿美元,2021-2023年复合增长率6.3%;其中,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占传感器市场整体的1/4,增速高于传感器整体市场,2021-2023年复合增长率11.2%。与此同时,中国传感器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提升,2023年达到3644.7亿元,三年增长率达到13.6%,中国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球,显示出蓬勃的发展动力。
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地也在“抢滩布局”。在区域布局方面,中国已形成中西部、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四大传感器产业集聚区,其中十大园区分别为:苏州工业园区、张江高新区嘉定园、无锡高新区、郑州高新区、常州高新区、广州经开区、北京经开区、绍兴滨海新区、东湖高新区、蚌埠经开区。
“近年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蓬勃发展,赋予了传感器技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看来,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传感器在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愈加严苛,“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全面提升传感器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传感器大会创新联展同期开启,来自各地的数十家优秀创新传感器企业,携带优势前沿技术、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集中展示当下传感器领域的需求和动向。
在汉威科技公司展位,一个手掌形状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引人关注。“举个例子,以前没有力度控制,机器人抓鸡蛋会抓破,但现在机器人有了‘灵巧手’,能让抓取的力度控制得更加精准。”汉威科技战略市场部总监何传涛介绍,由阵列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组成的“电子皮肤”,一个小区域上就集成了100个传感点,灵敏度很高,响应速度大概在1毫秒,哪怕是羽毛轻轻拂过,传感器也会马上有反应。贴附了“电子皮肤”的传统机器人灵敏度更高,可以成为仿生、类人、可交互、动作丝滑、可自主完成任务的具身智能机器,在消费电子、健康医疗、IOT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被广泛应用。
“传感器产业是一项全球性的产业,需要各国携手并进、协同创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际化平台,深化技术交流与合作,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钱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