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因为"大盘鸡馕言文"太过抽象,全网都开始学起了新疆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因为"大盘鸡馕言文"太过抽象,全网都开始学起了新疆话?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PJ38F2C0526D850.html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中国的方言可谓是五花八门,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例如,一直以来都很有存在感的东北话,以其独特的幽默感,总能让人捧腹大笑。前段时间,互联网上还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山东话,网友们尝试用“倒装一切”的语句玩梗,结果发现还没等迷惑别人,自己就先被搞晕了。

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各地不同的方言都能成为网友们的聊天话题。而最近,网友们开始迷上了具有大盘鸡风味的“新疆话”。

所谓的“新疆话”,其实是一些新疆朋友带着少数民族口音说汉语的类似“方言”的表达方式。而且由于这样的表达方式非常符合人们对新疆的印象,于是它也被称作“大盘鸡文学”或者是“馕言文”(烤馕是新疆的特产)。

其实从很早以前开始,这种“馕言文”的抽象表达方式就已经初露端倪了。那时候人们看着新疆的店铺名字陷入深思,虽然每个字都认识,每个词也都懂,但拼接在一起,却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荒诞感。而且偶然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话,也让人们开始怀疑起自己对中文的理解水平。

直到最近,互联网上刷到了不少新疆博主的视频,人们这才发现:原来新疆人讲话真就这么抽象。如果说,山东人只是简单用倒装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话,那么新疆人的表达方式可要复杂多了:混乱的语序、毫无根据的比喻,再加上机翻一般的语气——如果不是因为嘴里蹦出来的确确实实是中文字,你可能真的很难参透他们究竟在说些什么。

例如,当两个人打架,一个人掐住另一个人的脖子的时候,新疆人并不会直接说“我要掐死你”,而是从空气着手,进行了一个侧面的表达。当想表达“你家狗把我腿咬了”的时候,他们也不会直接把话说清楚,而是随机找来了个奇奇怪怪的比喻,然后以正常人难以想到的方式形容了一下当前的状态。

如果要描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回事儿,新疆人是这样形容的,硬生生把这句话说成了“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这样的绕口令。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俗语——只不过这个比喻还是一如既往的抽象。

对于“馕言文”来说,这种奇怪的比喻简直就是信手拈来。例如有人放屁,他们会形象地把这件事情比喻成“勾子漏气”或者是“勾子吹口哨”;而如果要扇一巴掌,他们也会巧妙地化解成“在脸上放鞭炮”这样的形容。甚至在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交流的时候,他们也会将这事儿用一个精准的比喻描绘出来。

说实话,直到最近刷到“馕言文”,人们才终于明白“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这句歌词里,为什么要把“小鸟”这样不知从何处来的比喻加进去了——原来这就是新疆人的口癖。

当然,玩笑归玩笑,还是要说一下其实这个“馕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普遍,更多的还是在互联网上活跃一些。至于为什么在互联网上热度高呢,一个是因为随着自媒体时代来临,不少新疆博主想着整点节目效果,于是就拿口音来给自己涨涨热度。还有一个呢,则是因为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比较多的地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和中文还是会有一些差异。就像维吾尔族与中文的语言类型不一样,简单来说就是主谓宾顺序不同。所以这就是为啥一些新疆朋友说汉语会颠三倒四,听起来像机翻的一个原因。

不过,由于新疆还有不少是汉族人,再加上少数民族中普通话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大部分年轻人也都不会像“馕言文”这样讲话。所以玩梗归玩梗,还是要掌握一个度,免得其他网友们觉得不舒服。当然如果说对方不介意的话,那么能通过这个乐子增进一下感情,多交几个朋友,好像也挺有意思的。毕竟“朋友嘛,就要像石榴籽一样包裹在一起紧紧的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