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百花错拳:金庸笔下的"似是而非"绝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百花错拳:金庸笔下的"似是而非"绝学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aigoo.com/citiao/1102245.html

百花错拳是金庸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一门独特武功,由天池怪侠袁士霄所创。这门拳法以"似是而非,出其不意"为精要,通过模仿各派祖传正宗手法但又实非其招,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这门拳法的创拳背景、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实战应用。

基本介绍

百花错拳是金庸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武功,由天池怪侠袁士霄所创。袁士霄因人生失意,性情激变,发誓"做前人未做之事、打前人未打之拳"。于是他融通百家,创出此拳。百花错拳的要旨在于"似是而非,出其不意",招式大悖于祖传正宗手法。

拳法简介

陈家洛与百花错拳

第一次写武侠小说的金庸先生独创了这套拳法,将其著作权授予了陈家洛的师父"天池怪侠"袁士霄,袁士霄又教授给陈家洛。这套拳法的妙处绝不仅仅是新颖别致,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了文化创造的原理:

  1. 根据小说的叙述,这套武功是袁士霄遍访武术名家之后,融通百家,别走蹊径的创造性成果,这符合中国古人所说的"法乎上者,仅得其中;法乎中者,仅得其下;法乎众者,得乎其上"的宝贵经验。用现在的话说,袁士霄是学习了多种传统学科,创造出了自己的边缘新学科,拓展了武学和武术的边界。

  2. "百花错拳"的技术操作性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好在它只是诉诸读者的想象;可以肯定的是,这套拳法的精髓,即似是而非、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肯定符合武打原理,它也是古今战争之学的重要原则。

陈家洛学会此拳,在同周仲英对敌时大占上风,然而当与张召重搏斗时,由于袁士霄是真正习遍百家拳术而成"百花错拳",而陈家洛只是学了"百花错拳"而没有百家拳术作为根柢,终究无法击败张召重。后陈家洛观《养生主》悟出"庖丁解牛掌",掌法与音律相配合,终于击败张召重。(见金庸《书剑恩仇录》)

古人常说文如其人,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也如其人:长期浸淫于某种打斗模式,往往也会影响到创造者或使用者的行为模式乃至认知模式。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认知模式、行为模式影响到打斗模式的创造和使用。"百花错拳"的创造者袁士霄、继承者陈家洛的人生为此提供了例证:袁士霄与师妹关明梅的相恋,但因袁士霄性格和心理古怪,一错再错,如百花错拳一般,伤害了深爱的对象、对象的丈夫陈正德,以及袁士霄本人。

陈家洛的人生,似也被"百花错拳"所控制。与霍青桐、喀丝丽姐妹的相遇和相爱,也是一再出错,先是让霍青桐伤心欲绝,更不可原谅的错误是,他竟然答应去劝说香香公主献身于乾隆,终于让香香公主不得不自杀身亡!在政治路线和政治谋略上,陈家洛实际上也犯下了一系列的错。

陈墨评论百花错拳

著名金学研究专家陈墨撰文宏论金庸武侠魅力,陈墨先生认为,金庸在第一部武侠作品中创新了一套"百花错拳",这种文艺的武功不仅成为日后金庸小说武功设计的典范模式,也是金庸创作本身的最好概括。金庸改变了武侠小说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总结起来可为:成人的童话,革新的类型,变化的模式,文艺的武功,个性的侠义,迷离的情感,寓言的传奇,仿真的虚构,风雅的通俗,反省的乡愁,现代的传统。

原文描写

只见陈家洛擒拿手中夹着鹰爪功,左手查拳,右手绵掌,攻出去是八卦掌,收回时已是太极拳,诸家杂陈,乱七八糟,旁观者人人眼花缭乱。这时他拳势手法已全然难以看清,至于是何门何派招数,更是分辨不出了。

这拳法不但无所不包,其妙处尤在于一个"错"字,每一招均和各派祖传正宗手法相似而实非,一出手对方以为定是某招,举手迎敌之际,才知打来的方位手法完全不同,其精微要旨在于"似是而非,出其不意"八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