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红肉鱼背后的组胺隐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皮红肉鱼背后的组胺隐患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87959
青皮红肉鱼主要是指海产的鱼类,包括金枪鱼、秋刀鱼、竹荚鱼、沙丁鱼、金线鱼、鲐鱼等,这类鱼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这类鱼组胺含量较高,在夏季极易被细菌污染,鱼肉中的组氨酸会被细菌分泌的脱羧酶所分解,从而产生组胺,当组胺蓄积量达到一定程度,人食用后便会引起中毒。
金枪鱼
组胺中毒
组胺中毒是一种过敏性食物中毒,人们食用组胺含量较高或不新鲜的高组胺鱼类后,就可能会引起组胺中毒,同时此类中毒也与进食者个人体质的过敏性有关。一般认为当鱼体中组胺含量超过200mg/100g即可引起中毒。
GB 273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规定,高组胺鱼类的组胺含量不得高于40mg/100g,其他海水鱼类的组胺含量不得高于20mg/100g。
组胺中毒有哪些症状?
组胺中毒潜伏期一般在0.5-1小时,最短者只有5分钟,长者达4小时。主要症状是:脸红、头晕、头痛、心慌、脉快、胸闷和呼吸窘迫等,部分人还会出现眼结膜充血、嘴唇水肿、荨麻疹、全身潮红、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一旦发生组胺中毒,应及时进行催吐、抗过敏等对症处理
如何预防组胺中毒?
- 购买新鲜的鱼类,选择刚捕捞不久且保存良好的鱼。
- 购买的鱼要及时吃,如需储存应立即冷藏或冷冻,以抑制细菌生长。
- 烹饪前检查食材是否有异味或异常,对于高组胺鱼体,烹调前应洗净、除去鱼头和内脏,同时烹饪时加入少许醋能有效降低组胺含量。
4.有过敏性疾病的人应慎食青皮红肉鱼。
虽然组胺中毒是可预防的,但背后的风险也不容忽视。组胺中毒这个隐患,让我们共同警惕起来,安心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热门推荐
为何甘露醇对腰椎间盘突出无效
全国首例!宁波落槌!
0-5惨败也无法掩盖他的光,前河北锋霸在海牛苏醒
重庆师范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大学?
2024重庆师范大学在重庆录取分数线 各专业分数及位次
抑郁症患者亢奋期怎么办
数据预处理方法—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归一化
宪法知识竞赛动态
文昌市昌洒镇最新人口数据统计及人口增长趋势分析
独生子女家庭的育儿策略:如何培养社交能力
从义乌经验看政府行为,读懂经济奇迹背后的实践逻辑
冰箱食物如何保鲜
清朝后宫妃嫔的等级制度
企业代缴社保必须掌握的工资流程明细操作指南
怎样在家交社保
从消化道保健开始:打造健康生活的5大秘诀
二战经典枪械之:布轮轻机枪
中医:从舌头看健康,舌象分析,常见的6种舌苔问题!调理建议
315晚会之后,如果不出意外,社会上将出现6大变化,大家早做准备
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近视激光术后的屈光度都是“0”吗?
高铁携带饮料全攻略:种类、容量、注意事项一文详解
辛亥日柱的精髓断法
怎样去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
骨骺线在哪?骨骺线的详细解析
荒坂赖宣是不是2077中误解最深的角色了
评陈革非诗歌《为什么我的眼里也常含泪水》
半导体研发工程师具体做什么
耳朵流血水是怎么回事
八大行星的英文名称及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