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光眼,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关于青光眼,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Q0HUHQI0550AN9P.html
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作为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青光眼因其隐匿性强、不可逆等特点,被称为视力的“隐形杀手”。我国现有青光眼患者超2000万,但公众认知率不足30%。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简单来说,眼球内的房水(类似气球内的液体)排出受阻,导致压力升高,压迫视神经,最终引发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根据病因不同,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无症状,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能急性发作,出现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眼压≠青光眼,但却是关键指标
眼压是眼球内部的压力,正常范围为10—21mmHg。眼压升高或波动是青光眼的重要诱因,但并非唯一标准。部分人眼压正常却患“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也有人眼压偏高但未损伤视神经(高眼压症)。诊断需结合眼底检查、视野测试等综合判断。
眼压受用眼习惯、情绪等影响,单次检测异常不必恐慌,但需定期复查。
哪些人易患青光眼?
以下人群需重点关注:
- 有家族史:青光眼具有遗传倾向;
- 35岁以上未做眼部检查者:早期症状易被忽视;
- 糖尿病患者或眼外伤史者:血管病变或结构损伤增加风险;
- 高度近视或远视:眼球结构异常影响房水循环;
- 长期使用激素药物者:可能导致眼压升高。
早期症状:警惕“视力小偷”的蛛丝马迹
不同类型青光眼症状差异显著: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突发眼痛、头痛、视力骤降、恶心呕吐,需急诊就医。
- 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出现视野缩小(如“管状视野”)、视力模糊。
自我检测小方法:交替遮盖双眼,对比清晰度和视野范围,若单眼异常需及时就医。
治疗原则:控制眼压,保护视神经
青光眼无法根治,但可通过治疗控制病情:
- 药物治疗:滴眼液(如毛果芸香碱)、口服药(如醋氮酰胺)或静脉点滴(如甘露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 激光治疗:适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早期,通过改善房水循环降低眼压。
- 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引流阀植入术等,适用于药物或激光无效的患者。治疗需终身随访,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日常管理:从生活细节守护视力
- 作息与情绪:避免熬夜、过度用眼,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可能诱发眼压升高);
- 饮食调整:戒烟限酒,少喝咖啡浓茶,单次饮水量不超过200ml,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
- 运动选择:推荐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用力动作(如俯卧撑);
- 用眼环境:避免长时间在黑暗中用眼,保持正确用眼距离(阅读30cm,电脑50~70cm)。
预防要点:早发现是关键
- 定期检查:40岁以上每年一次眼科检查(包括眼压、眼底、视野),高危人群缩短至每半年一次;
- 警惕先兆症状:暗处停留后眼胀、头痛、视物模糊等,可能是闭角型青光眼的预警信号;
- 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减少对眼部血管的损害。
青光眼虽不可逆,但通过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终身保持有用视力。关注眼睛健康,从定期检查开始。如果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别让“视力小偷”悄然得逞。
热门推荐
C语言大学实用教程学习指导
5G-A毫米波,铁路数字化转型新引擎
MP3、FLAC、WMA、FLAC等7种常见的音频格式简析
项目卖不掉,是因为你没有关注“换手率”
如何分析换手率的变化情况?这种分析对市场趋势有何判断价值?
大运流年辰戌冲怎么办
光学显微镜的样品如何选择
从一袋辣虾条解码“舌尖上的代谢陷阱”:小食品的温柔刀锋
达安科普,分子诊断技术在重大传染性疾病检测的重要应用
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报考条件2024
常用照片的尺寸是多少
中级与高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区别与职业发展路径
生死缓缓:解读军人牺牲精神的法律内涵
购房人陷入房价上涨焦虑,市场失控信号也已经出现
紧急避险:狗咬人事件中的正当防卫探讨
土地流转粮食补贴的分配问题研究
“太空鲜花”盛放背后:我国航天育种直接经济效益逾千亿元
乌梅山楂茯苓茶的功效与作用
澎湃的国潮 生动的文化自信
直线行驶时如何微调方向盘
如何实现自我超越?什么是自我超越?
普法宣传 | “临牌”≠“护身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上道路行驶?处罚!
在家自制美味肠粉的详细步骤与小技巧分享
科技创新助力,环保石灰窑实现高效低排放
裸眼3D全息投影:技术突破,带来全新视觉体验的新时代
北京推进交旅融合 优化“快进”设施网络 提升“慢游”服务体验
摩托车年检费用详解:从交强险到检测费,一文读懂年检全流程
公司治理层与管理层:职责与功能
大豆低聚糖的作用与功效
如何了解国债投资的方法和策略?这种投资策略的风险如何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