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歼-35背后故事:从“好快廉”到舰载型,揭秘中国新一代隐身战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歼-35背后故事:从“好快廉”到舰载型,揭秘中国新一代隐身战机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HS4THVK0553OOJA.html

2024年珠海航展上,人民空军的歼-35A进行了飞行表演,这款新型战斗机的亮相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其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未解之谜。本文将为您揭示歼-35从立项到首飞的全过程,以及其在设计和技术上的独特之处。

2009年,歼-35项目正式启动。2012年6月,一架被网友戏称为“粽子机”的原型机在运输途中被发现,仅仅4个月后,即2012年11月,该机就完成了首飞,并获得了FC-31的出口编号。

该项目由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自筹资金研发,行政项目总负责人是当时的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玉海。值得注意的是,李玉海同时也是歼-20项目的行政项目总负责人,这表明歼-35在技术上与歼-20存在共享关系。

在立项初期,歼-35项目首次设立了总会计师系统,体现了研发方对成本控制的重视。2010年,项目提出了“好、快、廉”的研发要求,其中“快”的表现尤为突出:三个月完成初步设计,六个月完成全机数字化设计,11个月实现样机总装下线,仅用两年时间就造出了这款四代机。

关于歼-35的用途,最初普遍认为是为出口设计。然而,早期试飞的原型机采用双轮前起落架,这表明其最初设计目标可能更倾向于舰载使用。2014年首次参加珠海航展时,沈飞表示该机对标美国F-35,且在空战中具有取胜信心,性价比极高。

在技术方面,沈阳所副总师王向明主持的3D打印项目为歼-35带来了重大突破。据报道,该机零部件数量减少了50%,工装数量减少了54%,这些改进有望显著降低空重,提升战术性能。

在2024年航展上,空军型歼-35A进行了飞行表演。海军型歼-35的编号尚未确定,但中航工业集团展台上展示的双轮前起落架模型表明,海军型的研制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