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动态血糖监测仪的误差问题及解决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动态血糖监测仪的误差问题及解决方案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03/12/38210897_1138369016.shtml

动态血糖监测仪在糖尿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动态血糖监测仪误差产生的原因,并介绍其误差标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医疗设备。

误差产生的原因

动态血糖仪数值误差受以下因素影响:

仪器自身因素

  • 传感器性能: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会影响结果。如果传感器老化或质量不佳,对血糖变化的感知和传导可能出现偏差。例如,使用时间较长的传感器,检测准确性可能下降。

  • 校准情况:校准频率、校准方法和校准液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若校准不当,如校准时间不符合要求、使用了过期或不准确的校准液,会增大误差。不同的动态血糖仪校准方式有区别,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外部环境因素

  • 温度和湿度:高温、低温、高湿度等极端环境可能干扰血糖仪的正常工作。比如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可能影响传感器的性能,进而影响测量结果。

  • 电磁干扰:附近的强电磁源,如微波炉、手机等产生的电磁信号,可能干扰血糖仪信号传输和处理,导致数值误差。

人体生理因素

  • 佩戴部位:不同的佩戴部位,其组织液葡萄糖浓度可能有差异,且活动程度不同也有影响。例如,手臂和腹部的测量值可能因局部血流灌注、组织液成分的不同而不同,经常活动的肢体部位可能因传感器松动等原因产生误差。

  •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皮肤厚度、皮下组织成分、血糖波动特点等各不相同。皮肤厚的患者可能影响传感器对组织液中葡萄糖的检测,血糖波动大且快的患者,血糖仪可能难以及时准确反映血糖变化。

  • 药物和物质干扰:某些药物、维生素 C、尿酸等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在高浓度时可能对血糖仪的检测产生干扰,造成测量结果偏差。

误差标准

动态血糖监测仪的误差标准通常为: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测得的血糖值相比,误差在15%以内是临床可以接受的范围。但是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动态血糖监测仪可能会因技术、传感器等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按照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的要求,除了上述总体的误差范围标准外,在统计多个测量点的数据对比分析后,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 与参考值比较,20%一致性大于65%;
  2. Clark 误差网格分析测量点落在 A 加 B 区的比例大于95%;
  3. Consensus 误差网格分析测量点落在 A 加 B 区的比例大于95%;
  4. 平均绝对相对误差值小于18%。

需要注意的是,动态血糖监测仪的数值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实验室的血糖检测结果。如果对动态血糖监测仪的结果有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

正规厂家产品误差超标的可能原因

正规厂家的芯片式动态血糖监测仪测试结果误差大于标准,可能有以下原因:

  • 传感器技术局限:尽管技术在进步,但目前的传感器在检测葡萄糖浓度时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例如,其检测原理可能受到环境因素或个体差异的影响,部分传感器是基于酶反应来检测葡萄糖,酶的活性可能受到温度、湿度以及局部皮肤状况的影响。

  • 校准问题:动态血糖监测仪需要校准,校准过程中的人为操作失误,如使用了不准确的校准液、校准时间不合适等,都可能导致结果误差增大。而且不同个体间血糖代谢的差异,可能使统一的校准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每个患者。

  • 佩戴部位及个体差异:传感器佩戴部位的不同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如果佩戴部位活动频繁,可能会使传感器与组织间的接触发生变化,影响葡萄糖的扩散和检测。此外,不同个体的皮肤厚度、血流灌注情况以及组织液成分等差异,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 信号干扰:在使用过程中,周围环境中的电子设备、电磁信号等可能对监测仪的信号传输和检测产生干扰,从而增加测量误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