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m0_47256162/article/details/110295997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它起源于18世纪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的一个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这个看似简单的命题,却困扰了数学界几个世纪,直到20世纪中叶,中国数学家才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哥德巴赫猜想最早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于1742年提出。他发现,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例如,6=3+3,12=5+7等。这个猜想虽然表述简单,但证明过程却异常复杂。直到20世纪,数学家们才开始取得一些进展:
-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证明了“9 + 9”。
- 1924年,德国数学家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 1932年,英国数学家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 1937年,意大利数学家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4 + 9”、“3 + 15”和“2 + 366”。
- 1938年,苏联数学家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 1940年,布赫夕太勃再次证明了“4 + 4”。
- 1948年,匈牙利数学家瑞尼证明了“1 + c”,其中c是一个很大的自然数。
- 1956年,中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3 + 4”。
- 1957年,王元先后证明了“3 + 3”和“2 + 3”。
-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王元证明了“1 + 4”。
- 1965年,布赫夕太勃、小维诺格拉多夫和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1 + 2”,这是迄今为止最接近最终证明的结果。
哥德巴赫猜想之所以在中国如此有名,部分原因在于其表述简单易懂,容易引起公众兴趣。此外,20世纪中国数学界在数论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尤其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论专家,如华罗庚、熊庆来、潘承洞、潘承彪、王元和陈景润等。这些数学家在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过程中的你追我赶,也使得这一猜想在中国数学界的地位更加突出。
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这个猜想最早由德国富家子弟哥德巴赫在18世纪提出。他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然而,他自己无法证明这个发现,于是求助于当时数学界的权威欧拉。欧拉虽然也无法给出严格证明,但提出了一个等价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
德国天才数学家莱布尼茨曾留下这样一句话:“1与0,一切数字的神奇渊源。这是造物的秘密美妙的典范,因为,一切无非都来自上帝。”这句话揭示了二进制的神奇之处,在计算机代码世界里,1+1确实等于10。但在人类理性世界的基本运转中,1+1=2始终是不变的真理,它跨越人类文明始终,不需要名称,不需要翻译,也不需要解释。这个简单的数学命题,本身就蕴含着令人惊叹的美感。
热门推荐
高考复读攻略:如何选择机构、避免分心和高效备考
爆腌白萝卜
洋姜有哪些吃法?腌炒炖拌烤,洋姜美味样样精通!
洋姜怎么腌制又白又脆
冬季烧烤食材的营养陷阱:如何健康享受美味?
双11户外烧烤食材选购指南:从肉类到海鲜,一文备齐所有食材!
新年家庭聚餐必备:烧烤工具选购指南
新鲜食材烧烤攻略,让你秒变烧烤达人
天津教育交出亮眼成绩单:学前普及率超97%,新增学位3.29万
葫芦瓜营养价值高,这样吃更健康
健康管理专业详解:从课程设置到就业前景
2024广东专升本前置专业要求全汇总:40所院校具体限制一览
虚拟运营商号卡安全大揭秘:防泄漏攻略
韩国U23点球惜败印尼,39年奥运参赛纪录终结
“臭肉学校”事件:校园食品安全的警钟
桂平市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学校食堂员工健康管理最佳实践
从自动化到数据分析:工单系统如何优化企业评审
优化评审流程,提升决策效率:企业必知的5大策略
从四大阶段到持续改进:企业内部评审流程全解析
第六届冬运会银花宾馆探秘:一座见证辉煌的建筑
如何选择北京自由行的导游?这份实用指南请收好
宇多田光、back number、HY:日本伤感歌曲三巨头
大型发电机操作指南:从启动到维护的全流程解析
AI赋能城市防汛:Google与微软的智能预警解决方案
彬州市辛泽华府二期3号楼交房再起波澜
房颤护理指南:六大方面全面管理病情
收藏了这八种古玩,就是在积累财富!
人民币硬币“老三花”存世量与收藏估值参考
1分硬币中的"黄金年份":这些年份的硬币可能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