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有多富?
李嘉诚有多富?
李嘉诚的财富版图
生意版图遍布全球52个国家
横跨通信、基建、港口、零售等领域
香港被戏称为“李家的城”
从贫民窟走出的富翁
李嘉诚14岁辍学养家,
最早做过跑堂、小店员、推销员。
也许他的经历不可复制,
但他投资的技巧心态,
仍然是宝贵的教科书。
李家有儿初长成
创业维艰 频频失利
1950年,22岁的李嘉诚用东拼西凑的5万港元创办了长江塑胶厂。
开始是赚钱的,但李嘉诚急切扩张,致使资金周转不灵,无法跟进老旧设备,工厂一度濒临破产。
抓住塑料花带来的商机
1950年到1955年期间,长江一直奄奄一息。
痛定思痛后李嘉诚决定给自家塑胶厂转轨。
此时“塑胶花即将倾销欧美市场”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1957年,长江塑胶终于生产出了既便宜又逼真的塑胶花,工厂也得救了!
八朵塑胶花和第一桶金
长江此时并没有摆脱危机,但机会再一次降临!
这一次,长江塑胶厂彻底摆脱8年的困境,李嘉诚凭借“塑胶花”赢得人生第一桶金。
1958年长江工业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突破1000万港元和100万港元。
由此,长江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制造基地,而李嘉诚则被誉为塑胶花大王。
这1000万,成为了他成功的开端。
李嘉诚为什么能完成塑胶花的逆袭?
成功要素1:热爱学习,善于分析
李嘉诚14岁就辍学了,但他从未停止过学习:白天工作,晚上读书,用看完的旧书去换钱再买新书, 他是在“抢”学问。
举一反三:如果你想投资某个领域,不仅需要掌握最基本的交易知识、法律知识,还要研究市场热点,最好能够分析未来走向和潜在风险,这样才能获取最大的收益。
成功要素2:目光敏锐,抓住机遇
1958年,香港本土有几百家塑胶企业,长江哪里有什么独到的竞争优势?可是李嘉诚照样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赢得主动权。眼光和机遇都很重要。
举一反三:投资者常常面临有资金没机会,或有机会没资金的窘境,其实这都是准备不足。如果平时就注重储蓄、又留意各渠道金融消息,那么在机会来临之际又怎么会抓不住呢?
成功要素3:说干就干,快人一步
敢想敢干,这一直都是成功的不二法则,李嘉诚总是快人一步,比别人先发现商机。
举一反三:当你发现了潜在的机会,你就已经比别人抢占了先机;可如果不去行动,机会只能从眼前溜走;等到大部分人都行动的时候,你已经落后了!
成功要素4:失败不可怕,成功才是
李嘉诚10几岁的时候,父亲就教导他:“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
所以尽管塑胶厂遭遇了长达8年的泥淖,李嘉诚也没有被失败击垮,是的,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失败之后该怎么办?
举一反三:投资的时候也要随时对市场保持警惕,市场好时赚钱不骄纵、市场不好时亏损不灰心。必要且及时的止盈止损也是守住财富的法则,正如投资大师巴菲特所言:“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谨慎,在别人谨慎的时候贪婪。”
李嘉诚的塑胶花里面开出了有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