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吴越钱氏:影响整个中国,被誉为千年名门望族,钱学森也是其后人

创作时间:
2025-03-17 10:59: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吴越钱氏:影响整个中国,被誉为千年名门望族,钱学森也是其后人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ISNADQVD05564UD9.html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家族被誉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这就是吴越钱氏。从吴越王钱镠开始,这个家族已经绵延传承了一千多年,人才辈出,仅在宋朝就诞生了三百多名进士。到了近代,钱氏人才更是井喷而出,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穆、钱钟书等都是所在领域的顶尖人物。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吴越钱氏经久不衰,后代精英如此之多呢?这可能与钱氏家训脱不开干系。

先祖钱镠

钱镠本是唐朝末年的一个节度使,后来慢慢扩大势力,逐渐占据了两浙地区(今浙江、江苏省大部分)。因为五代时期政权更替频繁,自己的地盘狭小,周边强大的势力又比比皆是,所以钱镠为了自保,就始终以中原王朝为正统,寻求庇护。

从唐一直到后唐,无论入主中原的是谁,钱谬便一直接受册封,稳坐吴越国王之位整整41年。

钱谬在历史上受到的称赞非常多,在位期间,他夹缝中求生,保证了一方黎民百姓,免受战火的袭扰。他利用成年后贩盐的经验,大力发展经济,使吴越国的渔业盐业、缫丝纺织业,在江南地区首屈一指。又根据现实情况,兴建水利和农业设施,在其任内修建的钱塘江捍海石塘,有效的抵御了潮水的侵袭,保证了杭州城的安全。

为了鼓励垦荒耕种,钱镠下令在太湖流域构筑水网圩区,让境内出现了众多田塘,取得的成果,据史书的记载是:“钱塘富庶胜于东南……境内无弃田”。吴越国百姓都称钱镠为“水龙王”。

钱谬虽然从小习武,发迹于军旅之中,但是对于文艺、文学也广有涉猎,曾经还和刘邦一样,在衣锦还乡时做了一首《巡衣锦军制还乡歌》。

再加上江南本就是文章锦绣之地,吴越国的士人也变得众多,人才荟萃,文化事业也因此快速发展,美名远扬。

钱镠除了“治大国如烹小鲜”,各项事务都办的得心应手之外,在修身治家方面,同样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甚至更加严谨。他一开始为子孙后代们订立了“八训”,用来规范行为,后来觉得不完善,又增改为了“十训”,后世称为“武肃王遗训”,如今也叫《钱氏家训》。

虽然受时代的限制,家训中有些内容可能存在封建思想,但是从剩余的大部分中,还是能感受到钱谬的智慧,以及他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各个方面的认识与看法。

《钱氏家训》也成为了激励历代钱氏后人的强心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所有钱姓氏族的传家珍宝。

钱氏后人牢记祖训,不仅千年不衰,还代代有人才,北宋统一中原后,当时的吴越国王钱弘俶,听从家训中“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顺应时势,归于大宋。

宋朝皇帝后来也称赞钱家:“忠孝盛大,唯钱氏一族”,在北宋成书的《百家姓》中,开篇几家便是“赵钱孙李”,钱姓仅次于宋朝皇室的赵姓,可见其影响力。

吴越钱氏经过了一千多年的积淀,在近代竟然又出现了一次人才大爆发,科学大拿,文化巨擘,非只手之数,还有数百人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获得“院士”称号。

近代钱氏一族

一、钱穆

钱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学术界的“一代宗师”,他1859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是钱镠的第三十四代孙。

钱穆的父亲名叫钱承沛,虽然考中秀才,却因为体弱多病难入官场,于是他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钱氏家训》有云:“宣明礼教,读书第一”,所以即使家中拮据,钱承沛也没有忽略对小辈们的教育。他甚至专门从外乡聘请了一位老师,让他单独在家中给孩子们办家塾,也就是现在讲的一对一家教,最早只有哥哥钱挚在学习,后来钱穆长大一点后,也被父亲丢进了屋子里。

所以钱穆从小就受到了十足的文化熏陶,再加上十分聪明,学东西学的快,小钱穆开始在乡里乡亲中,有了“小神童”的称号。

虚荣心渐渐膨胀的钱穆,又一次在亲戚们串门的时候,背诵起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晦涩的文言文从他的口中讲出,显得是那么的驾轻就熟,大家听后都交口称赞。但是沉溺在“聚光灯”下的钱穆没有注意到父亲严肃的神情。几天后,钱穆和父亲同过一座桥的时候,父亲突然发问:“你知道桥字怎么写吗?”

钱穆一听,张口就说:“这谁不会啊,不就是一个木再加一个乔吗?”“那要是把木换成马呢?”父亲又反问道。“那就变成骄傲的骄……”钱穆话还没说完,就意识到了父亲的用意,他当即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之后,哪怕已经成为了文化巨匠的钱穆,也始终是和和气气,待人谦逊。

二、钱基博和钱锺书

钱穆18岁时就被推荐到小学教书,开始了为人师的生涯,厦门、无锡、苏州,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南渡之后,他又先后在西南联大、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执教。

28岁的时候,钱穆到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院担任国学讲师,而他到此任职,还是因为一位本家的推荐——钱基博。

钱基博也是无锡人,是中国著名的古文学家和教育家,早年投身革命,在无锡光复后,便重新回归到了教育事业当中,1921年开始,他就在第三师范担任教务长。

那时钱穆刚从集美大学返乡,钱基博闻讯后就立马找到了钱穆,邀请他前往第三师范任教,钱穆也因为知晓钱基博的盛名,便欣然同意。

不久之后,钱基博受邀前往上海光华大学任教,但是每周还会回到无锡,坚持要将毕业班的课程讲授完毕,每次下课后,两位好友还会相谈甚久。

在这期间,还有一个小学生会参加到老友的聚会当中,他就是钱基博的儿子——钱锺书。

钱锺书的大名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他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化学者、作家,被誉为博学鸿儒和文化昆仑,所著的《围城》已经成为了必读书目之一。他和夫人杨绛的爱情,同样令人感动,杨绛所著的《我们仨》,火爆至今。

当时还是小学生的钱锺书,就已经展露出了不同寻常的一面,钱穆在后来回忆中说:“其时锺书已聪慧异常人矣。”

钱穆和钱锺书一家交情深厚,但即使再深厚,要论血缘关系,不知道还要向上找几辈,出的人才也只能算是同宗。那他自己家中还有风云人物吗?

三、钱伟长

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力学、应用数学家,是中国近代力学和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的军工、航空航天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那他和钱穆有什么关系呢?钱伟长是钱穆哥哥钱挚的儿子,也就是钱穆的亲侄子。

钱伟长16岁的时候,父亲便英年早逝了,之后他就前往苏州,和叔叔钱穆一起生活了,钱穆也在任教的空闲,尽心尽力地教导和照顾侄子。

等到18岁时,钱伟长以历史和中文两门满分的成绩,顺利进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然后,“最牛偏科生”的故事即将开始了。

钱伟长虽然中文和历史是满分,但是数理化加在一起只考了25分,因为没学过英语,所以考了零分。就在他到历史系学习的两天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同学们都说,国家当前最需要的是飞机大炮,钱伟长听后瞬间决定:“我要学造武器!”

但是因为成绩不合格,物理系直接就拒绝了他的请求,但是终究是经不住他态度坚决,就同意先让他旁听几天,如果考核不合格,就还是不行。

钱伟长从此开始弃文学理,废寝忘食,等到毕业时,他竟然成为了物理系成绩最好的学生。

四、尾声

钱伟长在后来,和中国原子能科学创始人钱三强,以及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被毛主席并称为“三钱”,他们都是钱镠的后人。

钱三强出身湖州钱氏,他的父亲是中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玄同先生。

钱学森则是杭州钱氏,是钱镠的第三十三代孙,他的父亲钱均夫,是新中国的教育家和文史专家,还曾经担任浙江省教育厅的厅长。

钱学森的堂弟钱学榘是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曾担任波音公司的工程师,钱学榘的儿子钱永佑和钱永健全都是美国科学院院士,钱永健更是在2008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还有外交家钱其琛,社会活动家钱复等等,都出自吴越钱氏,他们都铭记祖辈的教导,接受千年传承下来的智慧,去成就事业,为国为民做出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