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清•龚自珍《漫感(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赏析及同步练习
【悦读】清•龚自珍《漫感(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赏析及同步练习
《漫感》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著名诗作,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忧心国事、报国无门的深沉感慨。诗中"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两句,道出了诗人既有文才武略,却始终未能实现抱负的无奈与愤懑。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解析这首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与价值。
漫 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词句注释】
1.绝域:隔绝的地域,言其远。此指我国边疆。
2.惘(wǎng)然:失志的样子。指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
3.东南: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当时英、美、葡等国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今属厦门)、宁波进行经济掠夺。
4.词笺(jiān):写诗词的纸,亦可作“诗词”看。笺,古代小幅而极精致的纸。
5.负:辜负。十五年:诗人于嘉庆十四年(1809)十八岁时成人立志,在北京与被目为“狂士”的著名诗人王昙订为忘年交,当时已在社会上小有名气,从那时到此时,前后正好十五年。
【白话译文】
从军疆场的壮志难酬令人怅惘,只能将对东南形势的忧虑情怀注满诗行。
赋诗抒怀和仗剑抗敌是我平生志愿,如今十五年过去,白白辜负了“狂士”声名。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公元1823年(道光三年),作者三十二岁。面对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国势,龚自珍忧心如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为国出力。然而,这一年春他第四次参加会试落第,连续的失败使他痛感报国无门便写了这首诗抒发报国志向。
【作品赏析】
《漫感》是清末诗人龚自珍的著名诗作,这是一首充满强烈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抒发了忧心国事,尤其是对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列强侵凌的深重忧患,表达了不畏宵小之徒的嘲笑,愿以文才武略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这是龚自珍在道光三年(1823)写的诗。这一年六月,他刊定《无著词》、《怀人馆词》、《影事词》、《小奢摩词》四种。回顾自倚声填词以来,将近15年间,先是应顺天乡试中榜而考充武英殿校录,后又应浙江乡试中式第四名举人,官内阁中书。虽至是年仍未进士及第,但已颇负声名。尤其是关心现实,忧虑国事,写成《明良论》四篇,令当时宿学段玉裁钦佩不已;又有《乙丙之际著议》等文问世,慷慨论当世事,表现了革新社会的清醒要求。在此期间,他广交朋友,成了知名人士。假如他眼光短浅,胸无大志的话,在这些成就面前,他会显得踌躇满志,甚至自我欣赏。偏偏他是个有志于想变革社会,冲破黑暗,迎接光明的思想家,因此非但不自满自负,反而自叹自责起来,于是援笔成诗。但这种自叹自责的缘由,又不易明白道来,所以题曰“漫感”。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两句,感慨立功边塞之志不能如愿,只得借诗把闲散于东南的满腔幽恨抒发出来。“绝域从军”即从军边陲的意思。考作者生平经历,他因为研究西北边疆地理的需要,很想亲赴实地考察,但清廷对汉人赴边限制甚严、终未如愿。又古代诗文中常以从军杀敌,效力边陲作为人生报国宏愿看,作者也早有报效祖国的宏愿,可惜十多年来未获机会,怅惘不已。由“绝域从军”即一向关注的西北边疆局势遥遥说起,实指那种“气寒西北何人剑”的经世雄心,可是现实中哪里能寻得这样一个舞台。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甚事”(《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如今不也还是落得“幽恨满词笺”的结局么?那么所谓“幽恨”又何指?诗人尝自陈:“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或者大展雄才,或者远避尘嚣,这是他平生心事之不可割分的两个层面。于是有下文“负尽狂名”的情极之语,郁勃苍凉,令人耸然动容。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后两句直抒胸臆,一枝箫,一把剑,是我的生平志愿,但回首却只闻箫声而不见剑影,真是辜负了十五年来的“狂”名。在龚自珍的诗文中,箫是指诗文、词篇等抒发感情的作品,剑是指绝域从军及改革社会的政治抱负。可以说,箫和剑代指文才和武略。诗人在《己亥杂诗》中曾有“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的愤慨,正可作这两句的注脚。立志革新的诗人,本想以“剑”与“箫”这一武一文来实现改革社会的愿望,而今写了一些满纸幽恨的词章,丝毫无助于补偏救弊,岂不是徒具狂名!
全诗意境雄浑,感情奔放,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同步练习】
1.请找出《漫感》一诗的诗眼,并分析该诗眼的作用。
【参考答案】
1.诗眼为“惘然”。诗人从边疆局势写起,彼时边疆动乱,外乱入侵,诗人有匡正之志,却计无所出,“惘然”二字奠定了全诗低沉悲凉的基调。(或答“幽恨”为诗眼,言之成理亦可)
【推荐阅读】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赏析及备考集锦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赏析及同步练习
① 统编教材1-6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合集
②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教材选编古诗词合集
③ 统编教材高中古诗词赏析及同步练习全集
④ 小学教材选编古诗分类整理
⑤ 论语译文及解析全集
⑥小学到高中教材选编古诗词和初中各册教材选编文言文汇总
⑦人教版初中上册文言文赏析与备考目录
⑧人教版初中下册文言文赏析与备考目录
3秒加星标,每日坚持古典诗词悦读!!
你若喜欢,为古典诗词悦读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