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饲养家蚕了解我国的养蚕历史(教学设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饲养家蚕了解我国的养蚕历史(教学设计)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96773637.html

本文是一篇关于“饲养家蚕了解我国的养蚕历史”的教学设计案例,主要面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文章详细描述了教学背景、学情基础、核心素养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课前准备、知识储备、项目实施、成果展示等多个环节。

教学内容
综合实践项目《饲养家蚕,了解我国的养蚕历史》
备课教师
课型
跨学科实践
课时安排
8课时,课外6课时

项目背景

同学们当中有不少人有过养蚕的经历吧!从最初那些微小的、黑褐色的蚕卵中孵化出一只只蠕动的蚕宝宝,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神奇。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从细如发丝到白白胖胖,每一次蜕皮都是生命成长的见证,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息。养蚕是一次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经历,它不仅让我们亲近自然,观察生命的奇妙变化,促使我们去探索中华民族悠远的蚕文化,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意志力和观察力,提升了我们生命科学的基本素养。让我们再次饲养家蚕,了解我国悠久的养蚕历史吧!

学情基础

初中学生中,有些已经有过养蚕的经历,但是没有系统的养蚕知识,也没有去观察记录,对中国养蚕和古桑的历史还认识浅薄。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具备利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乐于观察、提问,积极性比较高,但学生借助跨学科知识和相关材料,提出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欠佳。

大概念

概念9: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通常需要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等学科的概念、方法和思想,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以寻求科学问题的答案或制造相关产品

重要概念

9.2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类跨学科实践活动: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可以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考虑“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因果关系”等跨学科概念,设计恰当的装置,以满足生物生长的需要

核心素养目标

  • 科学观念:通过了解家蚕的生活史、生活习性、食性、生活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形成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的观念。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和解决饲养家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科学思维:利用生活中简单易得的材料设计并制作恰当的饲养家蚕的装置,进而建构模型。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探究实践:饲养家蚕,如实做好记录。以多种方式呈现物化成果。
  • 态度责任: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探究和实践;有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严谨求实;善于合作,乐于分享。

教学重点

  1. 能设计养蚕方法和步骤,设计观察表格,设计物化成果的表现形式。
  2. 饲养家蚕,如实记录。
  3. 物化成果的设计、准备、展示、交流。

教学难点

  1. 对整个项目的活动有清晰的计划或方案,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 饲养家蚕活动的组织,根据设计表格如实记录。
  3. 物化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的组织。

教辅手段

PPT课件

学习路径

知识储备,探寻方法→选择项目,确定任务→搜集资料,研制方案→实施方案,成果物化→品鉴内化,优化方案→项目展示,互动评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调节
确定任务
课外1课时
【任务1】课前准备:搜集我国养蚕的历史资料;了解家蚕的生活史、生活习性、食性、生活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旧知;查找饲养家蚕的方法。
【任务2】明确任务:本主题活动中,根据家蚕的生活史、生活习性、食性、生活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利用生活中简单易得的材料设计并制作恰当的装置,饲养家蚕。观察和记录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收集我国养蚕的历史资料。
知识储备探寻方法
确定项目明确主题制定方案
1课时
【任务3】制定搜集我国养蚕的历史资料以及饲养家蚕的方案。
【任务4】设计饲养家蚕的方案。设计观察表格。
【任务5】设计物化成果的呈现方式。
实施方案课外5课时
【任务6】饲养家蚕,观察记录。
【任务7】准备物化成果:①走近古蚕桑史——叙说中国古桑历史;②蚕宝宝的一生——解析家蚕的一生;③养蚕的那些事——述说养蚕方法和注意事项;④蚕桑文化我表达——飞花令“蚕”、养蚕日志谁家好、蚕工艺品、蚕丝绸服装等展示;⑤我与蚕共成长——交流活动感想,自评互评,复盘反思。
实施方案成果准备展示交流
1课时
【任务8】走近古蚕桑史——叙说中国古桑历史
【任务9】蚕宝宝的一生——解析家蚕的一生
【任务10】养蚕的那些事——述说养蚕方法和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本文原文来自人人文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