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江水暖为啥“鸭”先知?鸡和鹅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江水暖为啥“鸭”先知?鸡和鹅呢?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313A01C3500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不仅描绘了早春江水回暖的景象,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为什么是鸭子而不是鸡或鹅最先感知到水温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水禽背后的抗寒奥秘。

近日,“#春江水暖鸭先知具象化了#”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大家纷纷感叹,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原来不仅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对自然现象的生动记录。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春江水暖”为什么是“鸭”先知,而不是“鸡”“鹅”先知呢?难道鸭子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能比其他动物更早地察觉到春天江水的回暖吗?

为啥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惠崇的《春江晓景图》中的早春景象。尽管原画已失传,但通过苏轼的笔墨,我们仍能领略到那早春的勃勃生机。苏轼用早春桃花初放、江河水暖鸭子嬉戏、芦芽短嫩等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江南早春的秀丽景色。尤其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不仅写出了鸭子在水中嬉戏,最先察觉初春江水回暖的情景,更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气象变化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

那么,春江水暖为什么“鸭”先知?

古人观察到初春水中嬉戏的鸭子,想当然地认为是因为水温渐暖鸭子才开始下水,其实春天来临前的整个冬天它们都能在水中畅游,根本不用等水变暖。它们身上自带一套抗寒黑科技,堪称动物界的“保暖专家”。

「三重锁温黑科技」

让我们先来看看鸭子们身上的装备:高达40℃的体温+厚厚的脂肪+充绒量100%的羽绒内胆冲锋衣。这样看起来,跟我们人类推崇的三明治穿衣法是不是有点相似?这样三层下来加上内置恒温小暖炉,管它寒风吹,冷雨打,鸭子们也依旧能水中畅游。

「隔热防水真皮靴」

寒冷迫使多数北方鸭子南迁越冬,但有些鸭子宁愿留在冰面上,利用冰面作为避难所,因为它们的天敌(像各种猫科犬科鼬科)脚爪是软软的肉垫,难以长时间耐受冰面的温度,很少会铤而走险走上冰面。

但问题来了,鸭子们的脚不怕冷吗?

脚皮厚

鸭脚不怕冷的原因在于其特殊的腿部结构,包括无羽毛覆盖的跗跖(脚背)、趾和蹼。鸭脚皮肤被一层厚厚的硬皮包裹,这层硬皮是致密的角质层,能有效隔热、防水和绝缘,为鸭脚提供第一道防寒屏障。

少肌肉 多脚筋

鸡爪鸭掌爱好者都知道,脚掌筋多肉少,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因缺少肌肉和毛囊,新陈代谢慢,血液流动少,从而减少了热量损失。

「核心技术:逆流热交换系统」

我们之所以会感到冷,是因为我们的体温比环境温度高,温差越大热量散失得就越快。当我们泡脚把冰冷的脚插入热水盆时会感到尤其的烫(水温40度左右为佳,谨防烫伤),渐渐水温下降,我们脚也暖了。

但毕竟是没法加热江水,于是鸭子选择了一个更为大胆方法……

鸭子身上其他部位向腿部供暖的动脉,分叉成许多细密的小动脉,与此同时从脚上回来的寒冷的静脉也在此分叉交缠。动脉的温暖就这样快速被静脉提前“劫持”回了躯干。

于是鸭子脚蹼温度可降至几乎与环境一致。这样它们不止不会冻伤,还大大减少了热量流失。鸭子每小时仅流失1.8千卡热量(人类泡冰水会流失高达50千卡),堪称自然界的“节能大师”。

春江水暖“鸡、鹅”会知吗?

「鸡的“无奈”:下不了水,感知不了水温」

鸡在感知春江水暖这件事上,可就没鸭子那么幸运了。元代诗人陈基《鸡凫行》中就曾写道:

“鸡与凫,皆鷇育。
凫爱水游鸡爱陆。”

“凫”指野鸭。凫爱水游,而鸡爱在陆上行走。鸡的身体结构决定了它不太适合游泳。鸡的羽毛没有鸭子那么致密,防水性能也不如鸭子,一旦下水,很容易湿透,失去保暖作用。

而且,鸡的脚虽然也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相比鸭子的逆流热力交换系统,可就差远了。鸡的脚长时间浸泡在冷水中,很容易冻伤。所以,鸡一般不会主动去水里感受水温变化。

「鹅的“委屈”:其实我也能感知,只是没被写进诗」

鹅和鸭子一样,都是水禽,按理说也能较早感知到春江水暖。但为何苏轼也没有写下“春江水暖鹅先知”呢?

历史上也有人发出了同样的疑问。清朝文人汪景祺的《西征随笔》曾记录,面对苏轼的这首诗,清代学者毛奇龄质疑道:“鹅也先知,如何只说鸭耶?”

但实际上,苏轼这首诗是题画诗,在惠崇的《春江晓景图》里,可能主要描绘的就是鸭子在江水中的情景,所以苏轼以鸭入诗,也是符合画面内容的。如今该画作已失传,已无从考证。不过,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鸭先知”比“鹅先知”在韵律和意境上也更加和谐优美,更能体现出早春江水回暖的灵动与生机。

但是,这并不妨碍鹅在感知水温变化方面的能力。鹅同样有着厚厚的羽毛和一定的抗寒本领,只是在文学作品中“运气”不太好,没被选为“春江水暖”的代言人。


其他动物的 “先知” 本领

其实,除了鸭子对水温变化有着敏锐的感知外,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动物也有着独特的“先知”本领,能够提前感知环境的变化。

比如,有些动物能预测天气变化。燕子低飞预示着即将下雨。这是因为在下雨前,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小昆虫的翅膀会被水汽打湿,飞行高度降低,燕子为了捕食这些昆虫,也会跟着低飞。还有蚂蚁搬家,也是天气变化的征兆。当蚂蚁感觉到即将下雨时,它们会把家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以免被雨水淹没。有句谚语说:“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这就是人们对动物预测天气现象的总结。

动物们的这些“先知”本领,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环境探测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也为人类了解自然、适应自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