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字的解释和笔顺
“咎”字的解释和笔顺
“咎”字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它不仅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将从读音、部首、笔画数、五笔输入法等多个维度,深入解析“咎”字的构成和文化内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汉字。
咎
拼音:jiù
部首:口
笔画数:8
五笔输入法:thkf
基本解释
咎
jiù
过失,罪过:咎戾。负咎。以彰其咎。
怪罪,处分:既往不咎。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灾祸:休咎(吉凶)。
怨仇:与臣有咎。
笔画数:8;
部首:口;
笔顺编号:35424251
笔顺:撇折捺竖捺竖折横
笔顺说明:提为横,点为捺,竖勾为竖,横折或竖提都为折。详细解释:
咎
jiù
【名】
(会意。从人,从各。从“各”,表示相违背。违揱人的心愿。本义:灾祸,灾殃)
同本义〖disaster〗
咎,灾也。——《说文》
弃宝者必离其咎。——《吕氏春秋·侈乐》。注:“殃也。”
嗟苦先生,独离此咎。——贾谊《吊
屈原赋》
又如:咎徵(天降灾祸的徵验);咎有应得(罹祸受罚是由於自己的原因,完全应得的);咎戒(上天所降的灾祸与警告)
过失,罪过〖fault〗
无咎者,善补过也。——《易·系辞》
其作汝用咎。——《书·洪範》。疏:“咎是过之别名。”
微我有咎。——《诗·小雅·伐木》
以彰其咎。——
諸葛亮《出师表》
又如:咎戾(罪过);咎责(罪责,罪过);咎省(引过反省);咎累(罪过的牵累);咎过(过错);咎恶(罪恶)
咎
jiù
【动】
责备,追究罪过〖blame〗
楚人既咎。——《
史记·屈原
贾生列传》
咎其欲出者。——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咎罪(怪罪);咎毁(归咎怪罪,詆譭);既往不咎;自咎
产生灾祸,作祟〖catastrophecomeintobeing〗。如:咎悔(犯过悔恨);咎祟(作祟的邪怪);咎魅(作祟致祸的鬼怪)
憎恶〖abhor〗
殷始咎周。——《书·西伯戡黎》
咎由自取
jiùyóuzìqǔ
〖haveonlyoneselftoblame〗由於本身的原因而遭受惩处
文章来源:国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