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金融时报》: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金融时报》: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27A05DEE00

《金融时报》报道,对北京过去八年440宗土地收购的分析显示,在过去三年中,国有开发商购买的土地数量超过了私营公司。去年流入私人手中的土地数量降至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其他地区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

尽管政府的介入可能会稳定危机中的市场,但也引发了这样的疑问:随着旧时代逐渐被国家加强控制的新时期所取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如何变化。

民营开发商并未完全消失,国有企业在中国房地产体系中始终发挥着作用。分析人士表示,在持续危机的背景下,它们在该领域的份额正在稳步增长。

土地市场是中国经济和税收体系的重要支柱。四年前房地产繁荣开始衰退时,土地市场就是最早出现问题的领域之一。土地拍卖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收入,建筑业为数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以前开发商还能迅速利用销售新房所得的资金购买新地块。但自2021年以来,地方政府的土地出售收入下降了近一半。2022年中国整体建筑业产出开始出现1997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就目前而言,新建公寓主要由国有开发商销售,但其价格在过去两年中一直在下跌。凯投宏观 (Capital Economics)2023 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政府主导的房地产市场“不太容易受到过度债务积累的影响”,但可能会受到低效和非理性投资的制约。

就像最近的抵押贷款利率下调以及政府收购闲置土地的计划一样,国有开发商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政府为恢复房地产市场信心所做的努力的一部分。

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等一线城市在席卷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危机中仍保持了相对的韧性。这里的房价虽然已经下跌,但按国际标准来看仍然较高。这使得新的项目依然有利可图,但只有那些能够为其提供资金的大型开发商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而这些企业通常是国有企业。

本文原文来自《金融时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