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缺乏维生素时,身体6个部位会发出“预警信号”,及时补充
人体缺乏维生素时,身体6个部位会发出“预警信号”,及时补充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它们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因此了解维生素的功能和缺乏症状,以及如何补充它们,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A
维生素A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维生素,主要以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的形式存在于人体内,可维持正常视觉,保持人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同时对维持骨骼生长、延缓某些癌前病变也有帮助。
一旦缺乏,可能引发下列症状:
①夜盲症
维生素A可以合成视紫红质,增强眼睛在黑暗中的视物能力,一旦缺乏可能引发夜盲症,甚至引起泪腺退行性病变,角膜炎症。②皮肤干燥、脱屑
维生素A不足容易改变黏膜上皮的正常结构,使皮肤失去弹性,变得干燥,继而引起脱屑、瘙痒等症状。③发育迟缓
维生素A影响细胞分化、组织更新,参与「软骨→成骨」的过程,一旦缺乏,可影响骨骼、牙齿的发育,造成生长发育迟缓。④免疫力降低
维生素A不足会影响免疫细胞的受体表达,降低机体免疫力,导致容易生病。
有上述症状的人,可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例如:
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包含B1、B2、B3、B5、B6、B12和叶酸等。作为辅酶,B族维生素能够参与人体脂肪、糖、蛋白质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同时制造血液所需营养,维持神经系统功能以及帮助人体代谢、分解酒精。
B族维生素家族庞大,一旦缺乏,可能引发以下症状:
①口角炎
B族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口角炎,表现为口角红肿、裂开、疼痛等症状。②舌炎
B族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舌炎,表现为舌头红肿、疼痛、溃疡等症状。③神经炎
B族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神经炎,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等症状。④贫血
B族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日常补充B族维生素,可以多吃下列食物:
维生素C
维生素C,又被称为L-抗坏血酸,最早是在大航海时代,坏血病盛行时被发现。维生素C能促进骨胶原合成,促进氨基酸代谢,也能改善叶酸、钙铁的利用率,并参与脂肪脂类代谢,增强免疫力等。
一旦缺乏维生素C,常常会引发下列症状:
①皮肤毛囊血点
严重缺乏维生素C时,皮肤表面毛囊中微小血管会变得脆弱、易破,导致毛囊出现血点,或者牙龈出血、牙龈感染。②皮肤粗糙、干燥
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胶原蛋白是皮肤重要的结缔组织蛋白,合成不足时可引起皮肤粗糙,甚至出现“鸡皮肤”。此外,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大量存在于皮肤中,一旦不足可使皮肤缺乏保护,变得干燥无光泽。③关节肿胀疼痛
关节内的结缔组织富含胶原蛋白,维生素C不足影响胶原蛋白生成,继而造成关节肿胀、疼痛。④伤口难以愈合
伤口愈合需要大量胶原蛋白作为“原料”,如果缺乏维生素C,伤口愈合速度会变慢。
日常补充维生素C,可以多吃下列食物:
维生素D
作为一种“骨营养剂”,维生素D最明显的作用是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此外,维生素D还有参与调节细胞生长、维持免疫功能、减少机体炎症、调节激素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
而一旦缺乏维生素D,可引发严重蛀牙、佝偻病、软骨病与老年性骨质疏松,也可造成脊柱侧弯、贫血、脱发、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生活中,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有:
①日晒
人体皮肤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合成维生素D,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日晒。②食物补充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鱼类(如三文鱼、鲭鱼)、蛋黄、奶制品等。③补充剂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
总结
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做到规律且均衡饮食,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如果有明显的维生素缺乏症,最好先到医院就诊,而不要盲目自行服药哦!
本文原文来自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