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顶:一种适应力强的湿地鸟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骨顶:一种适应力强的湿地鸟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bird.art/nd/1397
白骨顶(英文名:Eurasian Coot,学名:Fulica atra)是鹤形目秧鸡科骨顶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北非部分地区。其特征为全身黑色,喙和额甲为鲜明的白色,成鸟大小约为36-39厘米,雄鸟略重。适应性强,不仅在淡水湖泊和池塘中繁殖,也能在城市环境中找到其身影。
外形特征
成年白骨顶全身暗灰色,喙和额甲呈白色,形成鲜明对比。亚成鸟的喙较淡,胸部呈淡色,随着年龄增长,喙逐渐变白。上岸时可见其大脚和带有瓣蹼的脚趾。雄雌外观相似,但雌鸟体型稍小。幼鸟上身橄榄棕色,喉部、脸颊和下体羽毛有白色尖端,呈现斑驳外观。
鸣叫特征
白骨顶的叫声多样,包括尖锐的爆裂声、短促的嘎嘎声和金属般的响亮声音,尤其是在夜间更为活跃。
生活习性
白骨顶偏好水深适中、底部泥泞、植被丰富的静水或缓流环境,如湖泊、池塘和河流。它适应能力强,能在城市水域中生存。在冬季,会迁移到温暖的地区,如非洲西部、地中海和东南亚。它以植物为主食,包括水生和陆生植物的茎、叶和种子,也会摄食小型水生动物。
生长繁殖
繁殖期在欧洲为2月至9月,南亚为5月至9月,澳大利亚为8月至2月。白骨顶为一夫一妻制,筑巢于水边植被中,巢由植物材料构成。每次产卵6-10枚,孵化期为21-26天,由双亲共同承担。雏鸟出生后3-4天离开巢穴,30天左右能独立觅食,55-60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
与黑水鸡相比,白骨顶嘴和额甲为白色,体型更大。白骨顶翼无白斑,而黑水鸡有。
保护现状
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
繁殖于欧亚大陆、远东和澳新界。非繁殖期分布于北非至东南亚,菲律宾等地。中国大陆广泛分布。
其他
自19世纪晚期以来,白骨顶在欧洲的分布范围有所扩大,适应了城市化和人工湿地的增加。
热门推荐
试论中医从“证”到“药”的全程理论与实践体系
增强心理素质,预防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
最高法发布5起反家暴案例,推动建立反对家暴社会共识
张圣君信仰与明清福建农业传奇
张圣君信仰:两岸交流的新桥梁
张圣君信仰热潮席卷闽台,你get了吗?
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以婚姻故事映照19世纪英国社会
昔日李鸿章祠堂御碑亭,如今成了天坛公园里的百花亭
翠竹雪景:冬日里的诗意与坚韧
索尔克研究所发现胆固醇药物新用途,或可有效治疗膀胱癌
低胆固醇饮食PK药物治疗,谁才是高血脂克星?
降胆固醇新药能否撼动他汀地位?最新研究这样说
体内湿气重会引发皮肤病,中医教你科学调理
从肉末蒸蛋到鱼香肉丝:营养专家推荐的增肌补血食谱
告别美白食物误区:这些食物才是皮肤变色的“元凶”
日本经营管理签证详解:25万起,全家可移民
详解旧金山领馆日本5年多次签证:材料清单及实用贴士
低门槛、无语言要求,日本经营管理签证申请全攻略
谷子:古老粮食的现代健康价值
压力大?这四部爱情小说帮你缓解焦虑
苏亚雷斯正式退役,利物浦31球神迹成绝唱
春游江淮 | “五一”游蒙城!攻略来了→
【双城记】蒙城菜园+上海餐桌
从阿波罗到嫦娥:月球内部结构探索的新突破
阿波罗 vs 嫦娥六号:谁更能抗月球极端环境?
嫦娥六号技术揭秘:月背探险新纪元
跟着潮汕导游阿兵,三天吃遍潮汕美食
广州出发,潮州三天游打卡三大网红景点
加纳传奇吉安:世界杯功臣走出经济困境正式退役
乳胶枕选购指南:从辨别到保养的实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