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训练技巧:如何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眼神接触
ABA训练技巧:如何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眼神接触
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互动中常常面临眼神接触的挑战。如何帮助他们改善这一状况?本文将介绍基于应用行为分析(ABA)的三个实用训练方法,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理解眼神接触的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这一社交技能。
对自闭症小朋友的家长而言,每次让小朋友给别人打招呼都是一个考验。很多家长都留意到小朋友虽然没有视觉问题,但就总不能望着别人打招呼,每每需要提醒才望,一不提醒眼睛就乱望;质素也未如理想,往往只望半秒就不能持续了。家长大多会用不同方法尝试引小朋友望着自己或别人,如:用手遮挡小朋友两侧的视线、不断提示“望住我、望住我眼睛、眼睛在哪儿?”、拿起小朋友的手指猛指着自己眼睛等,但这些都不是常常凑效。
一般人会跟别人有持续的眼神接触除了因为表达礼貌外,更大的原因是希望接收眼睛发放出来很多有用的资讯,如别人是否有留意自己,大家有否看着同一样事物,有否和自己分享一样的情感等。自闭症小朋友一般较难明白这些比较抽象的非语言沟通,大部分也不太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致他们会主动跟别人有眼神接触的动力较低。自闭症小朋友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如牆上充满ABC或数字的海报、转动的风扇等,这通通都吸引了他的视线,他会好好望着你的机会一定大减。再者,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听到“望住我、望住妈妈”等说话,久而久之"眼神接触"和"不好玩的任务"成了挂钩。为了逃避不好玩的任务,小朋友就更加不望别人了。
要有效改善眼神接触,应着重于教导小朋友真正明白眼神接触的意义,并在其主动尝试有眼神接触时,让其得到相关的强化物,让他下次会主动望人的行为会持续增加。利用一些好玩的小游戏作为训练,可减少小朋友想逃避的行为。在训练初期,要先拿走令小朋友容易分心的事物,使你不需要太费力就得到小朋友最大的专注。
练习一:教导小朋友明白望人就知道别人是否也留心你,可以让你更快得到想要的东西
和小朋友玩一些他十分喜爱的互动小游戏,如抓痒、飞、按摩或唱歌等。在他最开心、最期待的一刻停下来,等候数秒,就在小朋友主动跟你有眼神接触的一瞬间,立刻继续游戏作为强化物,再加上口头奬励他“你望著妈妈,很好,我们一起玩吧”一首儿歌可让你们有至少有4次的练习哦。
小贴士:训练初期,或要刻意保持面对面的姿势,双方眼睛成同一水平,让小朋友比较容易成功。待小朋友逐渐掌握,就可回复比较自然的姿势。亦应慢慢增强难度,如初期只需望1秒就立刻继续游戏,掌握后就需要望3秒才继续,如此类推把时间拉长。
练习二:教导小朋友明白望人会知道别人是否有回应你,可更有效得到想要的东西
手执着小朋友非常喜欢的玩具(或食物),坐在会转的椅子上,背向小朋友,当他搭你膊头示意想拿或口头提出要求时,立刻转身并望着小朋友。若他当刻已望着你,就可给他想要的作为强化物,再加上口头奬励让他明白是"眼神接触"的好行为为他带来奬励;若小朋友3秒内都没有主动看着你,可转身返回原地,代表因为他没有望所以失去了奬励的机会了。
小贴士:可从双方眼睛在同一水平开始,慢慢就变成了小朋友站着、家长也站着的一低一高水平。到小朋友大致掌握技巧时,可将转身速度放慢,拉长他需要持续眼神接触的时间。
练习三:教导小朋友注视大家共同注视的事物,以得到所需资讯
预备五个以上的小杯(或小盒子),把全部杯翻转及一字排开,每个杯中间至少有10cm的距离,将小朋友喜欢的小玩具或零食放入其中一个杯内。游戏开始前,先给小朋友一些提示如“我把零食放在"这里"了”同时眼睛望着藏着小玩具的杯,及指令他可把杯拿开;如小朋友第一次就拿对了,就可以让他立刻吃掉小零食,因这反映了他刚真的有留意你眼睛;如小朋友拿错或在估,就应拿掉他的小零食,代表因他没有望而错失了机会。
小贴士:训练初期,看著杯的时间要较长,随著小朋友越来越掌握技巧,可増加难度至只瞄杯一眼,也把事前的提示渐渐删去,训练小朋友要常常自己主动留意别人的眼神。
资讯由Autism Partnership提供
Autism Partnership (AP)于1994年在美国成立,是全球最具规模为自闭症患者提供‘应用行为分析’(ABA) 治疗的专业机构。AP是由多位专业临床心理学家、应用行为分析训练课程督导及干预导师管理,为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一对一干预、行为干预小组训练及海外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