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在意大利歌剧狂欢中看到假面喜剧的精神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在意大利歌剧狂欢中看到假面喜剧的精神
相对于威尔第、普契尼等作曲家的歌剧,罗西尼的作品在中国舞台上完整呈现的比较少。4月14日晚,作为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闭幕演出,上海音乐学院和意大利科莫歌剧院联袂奉献了一场舞台盛宴——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在视觉焕然一新的舞台上,熟悉的旋律被乐队出色演绎;高难度的独唱、重唱,咏叹出一段段花腔华彩……都说歌剧是“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但这一颗明珠却并非高不可攀,而是用明媚活泼的色彩为上海带来了一场罕见的意大利式歌剧狂欢。
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17世纪初这一艺术形式诞生后很快风靡了欧洲,18世纪又出现了与正歌剧有所区别的喜歌剧。喜歌剧从题材到形式均更为轻盈、亲民,展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音乐风格轻松,对白生动、接地气,喜剧因素浓郁,常常是大团圆或胜利的结局。《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便是喜歌剧中的一部杰作,讲述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帮助阿玛瓦维瓦伯爵战胜贪婪恶毒的医生,获得贵族小姐罗西娜的爱情的故事。此次中意艺术家合作的这个版本,将其抒情、浪漫、戏谑、幽默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惊喜的是,这个版本鲜明地凸显了导演独特的美学追求,还让人清晰地看到意大利假面喜剧的影响。
上音交响乐团对于罗西尼的音乐的演绎可谓完美。《序曲》响起,慢板引子过后,主题音乐营造了欢乐、诙谐的氛围,节奏明快而流畅,洋溢着青春气息,一下子把观众带入了19世纪初的西班牙名城。大幕拉开,一轮圆月下,有着尖尖屋顶的建筑若隐若现,随后,人物依次上场,随着剧情的展开,一段段咏叹调和宣叙调接踵而至,让人领略了歌唱家们高超的技巧。
这部罗西尼24岁时写就的天才作品,旋律华丽动听,音域宽广,跳动很大,对演唱者要求很高。维齐亚(饰费加罗)、布里亚(饰罗西娜)、阿古德罗(饰伯爵)、蒙塔里(饰医生)等意大利歌唱家都显示了不俗的唱功。《我听到一个声音》是罗西娜的经典唱段,布里亚拥有宽广的音域和高度的技巧,她花腔华丽,感情充沛,表现了一个少女对爱情的热烈期盼。值得一提的是,罗西尼在剧中创作了大量极快的乐段,无论是费加罗最著名的《快给大忙人让路》,还是他与伯爵的二重唱,以及第二幕中的五重唱《巴西里奥应该去看病》,都达到了绕口令式的速度,并且重复、相近的歌词不断出现,让人联想到了中国曲艺中的“贯口”!这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要在唱得飞快的同时吐字清晰,还要保持声线的稳定、气息的流畅,做到强弱对比……科莫歌剧院的歌唱家唱来举重若轻,自收放如,令人叹为观止!炫技的华彩片段赢得掌声雷动,把剧场内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这是一场来自歌剧故乡的音乐盛宴,但打造这部佳作的是中意两国艺术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担任艺术总监。正如该剧指挥卡洛·格德斯坦所言:“对我们这些意大利音乐家来说,罗西尼的歌剧就是母语,对于中国青年音乐家来说则不然。但音乐是共通的,对我来说深刻而有趣的音乐,对他们来说也一样。”令人欣喜的是,没有“罗西尼基因”的中国艺术家在台上毫不逊色。比如扮演巴西里奥的上音副教授宗师,他音色浑厚,表现力强,他演唱的那段著名的男低音咏叹调《造谣、诽谤》,就很好地体现了罗西尼歌剧的风格特征。
歌剧是综合的舞台艺术,除了音乐之外,导演处理、演员表演、舞美灯光、服化道,缺一不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一部浪漫主义歌剧,剧本却依然遵循古典主义“三一律”原则,要在清晨至深夜的24小时之内完成所有的情节发展,展开人物的行动,表现情感变化和丰富的心理活动,对导演、演员都是巨大的考验。这一版的导演伊凡·斯泰法努蒂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一开场的舞台设计带有“暗黑”风,神秘而唯美,而以此主元素进行设计的海报,备受赞誉。陪伴罗西娜的色彩绚丽的巨型怪物、四只灵巧的黑猫,以及划破夜空的闪电、飞过天空的鸟儿、医生制服众人的“通电神器”等种种出人意料的特效……无不打破了人们对歌剧的刻板印象,让舞台显得格外多元、斑斓,有趣、好玩。
欢乐、轻松的喜歌剧,却并不简单、肤浅。这一版《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在导演的二度创作中焕发了新的光彩,更让人看到闪烁其中的意大利假面喜剧精神。
意大利假面喜剧兴盛于16世纪至18世纪,对欧洲戏剧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以即兴表演见长,有阿莱基诺、潘达隆、军官、博士等几种类型化的角色,分别戴有不同的假面。比如潘达龙是贪婪好色、爱管闲事的老商人,阿莱基诺的特点是地位低下、聪明狡黠、巧舌如簧,往往是主角。假面喜剧应该是意大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米兰小剧院至今仍在上演经典假面喜剧《一仆二主》。在我看来,《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的医生其实就是“潘达龙”,而费加罗应该是“阿莱基诺”,他以理发为生,从事服务行业,虽地位不高,但聪明过人,乐于助人。费加罗的咏叹调,很像假面喜剧中阿莱基诺的独白。
演员的表演同样吸收了假面喜剧的风格,动作生动,表情夸张,带有即兴表演的色彩,甚至故意引观众发笑。比如费加罗总是背着个大口袋,他不时从里面翻出五颜六色的假发来;比如,伯爵说了四五遍也说不对医生的名字;还有,费加罗给医生刮胡子的桥段,充满喜剧效果。除了欢乐、滑稽、娱乐性强之外,最能凸显意大利假面喜剧精神的,则是讽刺的力量。机智的费加罗将医生、音乐教师捉弄得团团转,对他们的贪婪、好色、狡猾进行了嘲讽和揭露,让人在开怀大笑中若有所悟。
华美动听的音乐、戏谑幽默的表演和多姿多彩的舞台,让剧院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中意合作的这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让上海观众认识了罗西尼的喜歌剧,也让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启了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