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河湖健康评价及建立河湖健康档案完成率达85%
呼和浩特市:河湖健康评价及建立河湖健康档案完成率达85%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河湖健康评价成为评估和管理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呼和浩特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启动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目前已完成85%的工作目标。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呼和浩特市在河湖健康评价及建立河湖健康档案方面的具体实践和进展。
“目前,河湖健康码共有五类,一类河湖为蓝色,表明非常健康;二类河湖为绿色,健康;三类河湖为黄色,亚健康;四类河湖为橙色,不健康;五类河湖为红色,表明河湖健康评价为劣态。有了这个健康码,河湖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1月3日,在呼和浩特市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巴勇强一边翻阅呼和浩特市河湖健康评价报告一边介绍。
2022年12月,水利部办公厅印发的《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建立河湖健康档案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2023年全面启动河湖健康评价工作,2025年底前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名录内河湖的健康评价工作,建立全国河湖健康档案。
依据水利部河长办印发的《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呼和浩特市河长制办公室结合河流实际情况,对列入普查名录的全市98条河流、2个湖泊进行健康“体检”。
“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构建起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是河流健康,准则层为‘盆’‘水’、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指标层由河流纵向连通指数、岸线自然状况、鱼类多样性指数等11项指标组成,它们是对河湖健康状况打分的主要指标。”巴勇强对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解释。
他拿起两份健康评价报告说:“这是浑河的‘体检报告’,经现场调研、资料分析、采样检测、无人机航拍、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最终评定其健康综合赋分为79.4分,它的健康码颜色为绿色,说明是二类河湖,属健康状态。另一份是沙河的‘体检报告’,健康综合赋分79.8分,它在‘盆’、水量和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保持着健康状态,但在水质和生物方面还有可提升的空间。所以专家建议,在今后的保护和治理工作中,要加强水污染防治,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对沙河健康提档升级。”
据悉,2023年底,呼和浩特市本级负责的河湖已完成河湖健康评价,建立了河湖健康档案。2024年12月初,呼和浩特市河湖健康评价、建立河湖健康档案工作总体完成率在85%以上,已超额完成上级部门制定的40%年度目标任务。剩余部分,将在2025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