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个税真相:基本养老金免税,这些收入需缴税
退休金个税真相:基本养老金免税,这些收入需缴税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个关于退休金的谣言: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也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这个谣言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引起了许多退休人员的担忧。那么,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呢?
退休金是否需要缴纳个税?
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普通人的退休金是全免税的,即便每月领取的退休金超过5000元。具体来说,在个人所得税法中列举了10种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其中第七条明确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此外,国内、国际高级别的奖金(比如诺贝尔奖),国债利息,保险赔款,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等,也都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种养老保险的个税政策
虽然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在领取时是免税的,但其他两种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情况有所不同:
第二支柱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大约有7000万人拥有。这种养老保险在购买时如果超过一定标准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领取时也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不并入综合所得,全额单独计算应纳税款,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近年来新推出的个人养老金,个人每年限额1.2万元。未来领取时按照3%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整体上享受税收优惠。
退休人员个税起征点5000元的误解
所谓“退休人员个税起征点5000元”,实际上是指退休后如果有其他收入(如返聘工资、自由职业收入等),这些额外收入需要按照5000元的起征点计算个人所得税。但这个5000元的起征点并不包括退休金本身。
未来个税改革的方向
中国财税制度的改革正在推进,个人所得税的规则可能会有所调整。目前,个税APP已经将需要申报个税的收入类型从4项扩展到9项,这可能意味着国家将对富人适当加税。现行的个税法对后5种收入有纳税优惠,未来都纳入“综合所得”后,税率可能会有所提高。
下图是现行的个人综合所得的税率表:
“综合所得”的税率是非常高的。相比之下,其他未纳入综合所得的收入,如经营性收入,适用的税率相对较低。
结论
基本养老金无论是否超过5000元还是1万元,未来大概率还是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所谓退休人员缴个税,是指退休金(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以外的收入,要么是企业年金(第二支柱)、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要么是返聘、再就业收入,以及其他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