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治疗有“秘”诀?药师这样说
便秘治疗有“秘”诀?药师这样说
便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便秘的症状、危害以及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排便是人体再平常不过的生理活动,但是,对于便秘人群而言,却是难以启齿的困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统计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慢性便秘患病率为15%~20%,如今,便秘还呈现发病年轻化。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科主管药师谢煊提醒,便秘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性药物,因此预防重于治疗,建议先从饮食和生活习惯入手,多摄入纤维、多喝水、多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怎样的情况属于便秘?据介绍,便秘是一组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便秘通常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不亚于慢性疾病。尤其是机体功能衰退、合并疾病较多的老年人,便秘时过度用力排便可能引起腹压增高、血压升高等,容易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而粪便长时间停留于肠道则容易形成“粪石”堵塞肠腔,导致肠梗阻、肠壁溃疡、肠穿孔等严重后果。
谢煊介绍,目前常见的便秘治疗药物有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药物、促分泌药,以及含有中药火麻仁的通便类药物。便秘药物的使用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且必须在医生或者药师的专业指导下使用。因此不建议长期使用便秘治疗药物,避免引起排便依赖。以常见的开塞露为例,作为一种润滑性药物,长期使用会降低患者肠壁感受神经的兴奋性,加重便秘,以致需要增加开塞露使用剂量才能排便,是治标不治本,只能在“应急”情况下进行使用。
谢煊提醒,饮食与生活习惯调节是便秘治疗的首选和基础方法。除患有心、肾功能不全的人群外,建议每天应饮水1.52.0L,增加膳食纤维总量达1830g;合理安排规律体育运动,推荐每周2次以上的30至60分钟运动;同时,还应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尽量在醒来后不久或饭后30分钟内排便。此外,食用钙片或高钙食品容易引起便秘,不提倡盲目补钙;确需补钙的,建议将常用的碳酸钙等无机钙改为乳酸钙或者葡萄酸钙等有机钙制剂。
实际上,除了药物之外,很多食物对便秘也有不错的疗效。火龙果果肉中有很多黑色籽粒,这些水果籽富含纤维,不易被肠道消化吸收,会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草莓、猕猴桃、无花果、桑葚等有细籽的水果也能预防便秘。但应注意火龙果属凉性,寒性体质者不宜多吃,且火龙果中糖分较高,糖尿病人要少量食用。蜂蜜能够润肠通便,是治便秘的佳品;酸奶中含有一定量的益生菌,能够改善便秘症状。黑芝麻等富含油脂的坚果能刺激肠黏膜、增加肠道分泌加速蠕动,减弱大肠对水分的吸收,起到润肠、通便的功效。此外,红薯、紫薯、小麦、荞麦、莜麦、高粱、粟米等含丰富膳食纤维的五谷食物,也都适用于便秘患者。
本文专家: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科主管药师 谢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