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人数创新低,影响有多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结婚人数创新低,影响有多大?
引用
虎嗅网
1.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999927.html
2024年,中国结婚登记数量创下1980年以来新低,仅为610.6万对,较上年减少157.4万对。这一变化不仅关乎个人生活选择,更牵动着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人口结构到消费市场,从房地产到经济增长,结婚人数的减少正在引发一系列深远影响。
为何结婚人数持续走低?
结婚人数的减少,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趋势。
从短期来看,疫情后的补偿效应已基本释放完毕。2023年结婚人数和2024年出生人口的反弹,正是这一效应的体现。此外,文化及民俗因素也影响了部分人的结婚意愿。例如,2024年作为“寡妇年”的说法,就影响了一些人的婚期安排。
从长期来看,结婚人数的下降趋势早在2013年就已显现。当时结婚人数达到顶峰后开始持续下滑,仅在2023年因特殊情况出现小幅反弹。这一长期趋势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 婚育意愿下降:数据显示,我国结婚率已从高峰时期的10‰降至不足5‰。
- 初婚年龄推迟:1990年平均初婚年龄为23岁左右,到2020年已推迟至28.67岁。
- 适婚人口减少:1980年代是生育高峰,而00年代人口相对较少,直接影响了当前的婚育人群规模。
- 婚育成本压力:包括彩礼、住房、教育等在内的物质成本,以及时间、精力等机会成本,都在不断攀升。
结婚人数减少的影响
结婚人数的减少,最直接的影响是生育率的下降。从结婚到生育通常有9个月的时滞,2024年结婚人数的减少,将直接影响2025年的出生人口。2024年出生人口虽反弹至954万,但这一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疫情后补偿效应和龙年生肖偏好驱动。随着这些短期因素消退,维持900万以上的出生人口规模面临挑战。
这不仅关系到人口结构,还可能重塑家庭结构。当前,中国单身人口已达2.4亿,碎片化、原子化家庭日益增多。这种变化虽然带动了单身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孤独化、低欲望等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面临挑战。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虽然单身人口增多看似增加了住房需求,但考虑到购房主要与结婚和教育需求相关,结婚率的下降可能削弱这一需求基础。
国家层面的应对措施
面对结婚人数持续减少的趋势,国家已采取多项措施:
- 放宽结婚门槛:取消结婚费用,实行婚姻登记“跨省通办”,部分地区已实现全国通办。同时,设置30天“离婚冷静期”,以减少冲动离婚。
- 整治天价彩礼:将部分彩礼居高不下地区设为婚俗改革试点,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 延长婚假: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提出延长婚假,部分地区婚假可达20-30天。
- 生育补贴:多地出台生育补贴政策,其中湖北天门市对二孩、三孩家庭的补助最高可达9.63万元和16.51万元。
扭转婚育意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人口政策、社会观念和经济支持等多方面协同发力。这一问题关乎个人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全社会持续关注和努力。
热门推荐
不汇算清缴(不汇算清缴有什么后果)
扁桃体炎细菌感染的症状
缓解颈椎不适的十个运动动作,简单易行效果好
虚拟机安装系统要求详解:从硬件配置到应用场景
魔方历史与数学原理探究
二氧化碳竟然可以改变风味
南怀瑾先生: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扁平足,为什么要定制矫形鞋垫?是不是智商税?告知您真相
真武汤原文用法用量是什么
成熟男人喜欢你时,这些细节他不会忽略
甲减和甲亢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区别
南风天如何防潮 让您的居家环境更舒适
牙根断裂什么感觉
眩晕别只“看脑袋”,当心耳朵在捣蛋
游本昌荣获终身成就奖:从平凡角色到银幕经典,演艺人生不负初心
挪威的教育制度与挪威人的教育方式
深度水解奶粉: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福音
青少年出现驼背、高低肩?5步自查脊柱侧弯→
郑在出圈丨不止“1小时通勤圈”!郑州都市圈交通规划重磅出台
郑州航空枢纽发力!两日连开两条国际货运新航线
减肥期间可以吃牛肉粿条吗?这份健康指南请收好
如何在内网创建docker镜像
教师or医生谁更胜一筹?10年后才发现差距有多明显,高考生需谨慎
小苏打为什么可以除臭(小苏打在家庭清洁中不仅限于清洁去污)
长期吃核桃可以生发吗
探秘中国古代第一支特种部队,强悍实力无人能敌!
AI发展下的伦理挑战,应当如何应对?
英语自然拼读法(Phonics)学习步骤详解
实验室纯水系统分为哪几类?
旧上海滩“地下皇帝”杜月笙的传奇人生:从水果小贩到黑帮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