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药——《中药学》丨药名与功效的趣味记忆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温里药——《中药学》丨药名与功效的趣味记忆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26/21/56368020_1145396577.shtml
温里药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主要涉及温里祛寒、温经止痛等功效。本文通过详细的分类和趣味记忆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温里药的相关知识。
温里药的知识点全貌
温里药的概念
温里药以温里祛寒为主要功效,主治里寒证。里寒证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指寒邪内侵或阳气不足导致的寒性表现,发生在体内脏腑(即“里”),与表寒证相对。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或恶寒发热,表寒证;或脾胃阳气受损,脘腹冷痛、吐泻;或心肾阳虚,手足厥冷、小便清长。
- 寒性凝滞:寒邪所伤部位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不通则痛。故寒邪是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
- 寒性收引:在执医考题中,“寒”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无汗、脉紧。
温里药的性味特点
“寒者热之”,故温里药味辛而性温热;辛能散、行,温能通,善走脏腑而能温里祛寒,温经止痛。
里寒证的部位之别
- 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饮食不振等。治疗该证的温里药,则主入脾胃经,能温中散寒止痛;
- 肺寒痰饮证,症见痰鸣咳喘、痰白清稀等。治疗该证的温里药,则主入肺经,能温肺化饮;
- 寒凝肝经,症见少腹痛、寒疝腹痛或厥阴头痛等。治疗该证的温里药,则主入肝经,能暖肝散寒止痛;
- 心肾阳虚证,症见心悸怔忡、腰膝冷痛、小便不利等。治疗该证的温里药,则主入心肾二经,能温阳通脉;
- 亡阳证,症见畏寒倦卧、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
药物分组
“温里药”共8味药,无第一功效的划分,但我们可以用它们的共同功效,或其他规律,分成4组:
- 补火助阳:2
- 两姜(温中):2
- 降逆:2
- 香料:2
其中,散寒或温中止痛,是8味药的共性,不用再背了!两姜能温中,再者是丁香、花椒。丁香是胃寒呕吐呃逆要药,必须温中;花椒辣胃,铁定温中!
此外,8味药中隐藏了一对“回阳”组,属于“隐藏2”:附子、干姜。如果以“回阳”作为分组标准,其他组合就拆散了。为保全整体的便于记忆的2*4序列,所以就放弃这个共同功效了。这个“隐藏2”很好记,也很重要:“附子无干姜不热”,干姜能大助附子回阳(四逆汤),还能缓和附子之毒。
具体药物及第三功效联想
“补火助阳”组
- 附子:回阳救逆
对应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亡阳证)
“附”,谐音“复”,复回;“人生再来一次”,回阳救逆。“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四逆汤(温里剂-回阳救逆):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病,心肾阳衰寒厥证
参附汤:
功效:益气回阳固脱
主治:阳气暴脱证(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呼吸微弱,脉微欲绝)
附子与川乌:均辛热有毒,能散寒止痛,可用于寒痹疼痛、心腹冷痛、寒疝疼痛等。
川乌(祛风湿药-祛风寒湿):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附子配干姜:干姜大助附子回阳,“附子无干姜不热”。此外干姜还能缓和附子之毒。两者合用,治疗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脉微欲绝。
四逆汤中姜附草,阳衰寒厥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 肉桂:温通经脉,引火归原
对应主治:寒痹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虚阳上浮
“桂”联想桂枝,即同能温通经脉。“桂”谐音“归”,即引火归原。《中药学》中,唯一能引火归原的,就是肉桂,乃治命门火衰之要药。“引火归原”可以理解为,不仅能把火补上,还能将其引到命门,引到“根”上。
附子与肉桂:均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常用治里寒实证、虚寒证以及寒湿痹痛。附子能回阳救逆,并长于温补脾肾;肉桂长于温补命门,还能引火归原,温通经脉,并能鼓舞气血生长。
“两姜(温中)”组
●《中药学》中,“4姜”皆有温中功效。
生姜(解表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炮姜(止血药):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干姜(温里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高良姜(温里药):温中止呕,散寒止痛
- 干姜: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对应主治:亡阳证,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干尸回阳也饮水
突然想到一个很搞笑的画面:电视剧里常看到生命垂危的人,病情好转睁开眼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喊着要喝水。替换成干尸(干姜),它回阳的第一件事,也是想饮(温肺化饮)水。
干姜黄黄的,干巴巴,能联想到干尸。“干姜”的第三功效,全部踩在两个“唯二”上:
●《中药学》中,唯二有“温肺化饮”功效的中药:细辛、干姜
小青龙汤(解表剂-辛温解表):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
●《中药学》中,唯二有“回阳”功效的中药:附子、干姜
只有附子能救逆,而干姜回阳之功不及附子,更长于温中。
生姜与干姜:干姜温里散寒力强,偏于温肺散寒而化饮;生姜长于温胃止呕,尤善治胃寒呕吐;又能解表,又可治风寒表证。 - 高良姜:止呕
对应主治: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胃寒呕吐搞生姜
胃寒呕吐,那得搞(高良姜)点生姜来治治,“呕家圣药”。“4姜”中,生姜与高良姜能治疗胃寒呕吐。
“降逆”组
- 丁香:温肾助阳
对应主治:肾虚阳痿,宫冷
“丁”,想到小丁丁,温肾助阳。胃寒呃逆(温中降逆)丁香散。丁香,胃寒呕吐呃逆之要药。
《中医内科学》:
呃逆(胃寒气逆证)——丁香散加减 - 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对应主治:寒滞肝脉,厥阴头痛,经行腹痛,寒疝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吴茱萸(上下)三止:止呕(上)、止泻(下)、止痛
胃气下降,以降为顺;乃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
吴茱萸配黄连:吴茱萸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兼能制酸止痛;黄连清泻肝火、胃热,使肝火得清、胃火得降。
左金丸(清热剂-清脏腑热):
功效: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香料”组
花椒、小茴香是我们常用的烹煮香料。
-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对应主治:中寒腹痛,寒湿吐泻;虫积腹痛;湿疹,阴痒
花椒辣胃杀虫痒
胃里有蛔虫,用花椒的辣刺激胃(温中),杀蛔虫(杀虫),以及缓解它导致的发痒(止痒)不适。 - 小茴香:理气合胃
对应主治:脾胃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吐泻
茴香行至(吃进)胃(合胃)
●《中药学》中,带“香”字的药草,多有行气止痛功效。如:木香、沉香、香附、檀香
小茴香,治肝气郁滞,睾丸偏坠胀痛。
热门推荐
跑步爱好者必看:4招预防跑步运动伤害,让你跑步更安全!
口琴乐理基础知识
切割坚硬或纤维状蔬菜时,陶瓷刀如何表现?
北朝民歌是哪个朝代的?有什么特点?
腹腔镜微创手术多久恢复正常
“两头婚”在国内悄然出现,“两头婚”开始增多?你能接受吗?
如何贴膜避免曲面屏手机翘边问题(曲面屏手机膜贴技巧,让你的手机屏幕更完美)
漫画美甲:潮流概述和50多种美甲设计创意
揭秘:为什么陨石很少坠落在人口密集的城市?
颈椎肩周炎症状及治疗
五穷六绝七翻身?33年数据实证踢爆大A传言
电车转让证据怎么写:一份全面指南
闺蜜生日送什么礼物最好最合适,全面分析多款礼物的优缺点
旅途贵宾:机票退换规则与行李托运要点
【资深技术人揭秘】:编程语言选择的黄金法则
药膳:从药房走向厨房的健康生活
解锁龙舌兰酒:邂逅墨西哥的醇香与热情
粤语文化中狗狗名字的命名艺术: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心肌酶谱查什么
外用药的使用原则和使用方法 怎样正确使用皮肤病外用药
NMN抗衰老作用机制:从细胞代谢到心血管保护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慢性肾病共存的综合管理策略
著名唢呐演奏家任同祥的艺术人生
症状遍及全身的罕见病——粘多糖贮积症
怎么科学服用他汀类药物
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即将投用,打造西北地区首个FIFA标准专业足球场
SSD固态硬盘保养全攻略:干燥清洁不容忽视,频繁写入需警惕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4年第一季度网络文学新作推介
每周走路够这个量,或能延寿6年
624万游客点燃“尔滨之春”:2024年“五一”假期哈尔滨旅游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