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PCR、降落PCR和巢式PCR有啥区别?
梯度PCR、降落PCR和巢式PCR有啥区别?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医学领域的技术,用于在体外扩增特定的DNA片段。在PCR过程中,退火温度的优化是提高扩增效率和特异性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PCR优化方法:梯度PCR、降落PCR和巢式PCR,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
梯度PCR(Gradient PCR)
梯度PCR的主要目的是优化PCR过程中的退火阶段。在标准的PCR过程中,退火阶段是关键的一步,其中DNA聚合酶需要在较低的温度下识别并结合到目标DNA序列的互补链上。然而,不同DNA片段的熔解温度(Tm)可能不同,因此一个固定的退火温度可能不适合所有目标序列。
梯度PCR通过在同一PCR仪中设置不同的退火温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来说,将样品放置到同一PCR仪中的不同温度模块,每个模块设置不同的退火温度。通过比较这些反应的结果,可以优化出最适合特定DNA片段扩增的退火温度,使用此温度进行标准PCR扩增,提高扩增的效率和特异性。
降落PCR(Touchdown PCR)
降落PCR同样是在PCR的退火阶段进行优化,但与梯度PCR不同的是,降落PCR是在每个循环设定由高到低的退火温度,来保证PCR的特异性和高效率。初始循环退火温度较高,可减少非特异性产物的形成,保证PCR实验的特异性。后期的循环温度较低,扩增效率大大提升。由于前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特异性产物,其位点结合竞争力高于非特异性产物,因此后续循环可大量扩增特异性产物。
降落PCR既特异又高效,现多用在高通量扩增反应(如KASP)中,可兼容不同退火温度的反应体系。
巢式PCR(Nested PCR)
巢式PCR利用两组或多组不同的引物对同一模板DNA进行多次的PCR扩增。主要用于提高某些特定DNA片段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首先使用一对外引物(非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包含目的片段的长片段,生成足够量的DNA模板。再使用更接近目的片段的内引物进行第二轮扩增。通过这种方式,第二轮PCR可以更精确地扩增目标DNA片段。另外由于两轮扩增,可以显著增加目标DNA的量,这对于检测低丰度或难以扩增的DNA片段非常有效,提高实验的灵敏度。
PCR仪的选择
在优化PCR条件的过程中,PCR仪的精确控温能力是保证实验结果的关键。基因集团的TC100梯度PCR仪兼容普通PCR、梯度PCR、降落PCR、巢式PCR等多种功能,精准六通道独立控温,一机满足多种实验需求。
产品特点
- 六个独立控温模块:采用6个独立Peltier,每个模块有独立加热和冷却能力,可精准设置 6个不同的温度梯度,相比传统的梯度模式更加准确,减少摸索PCR反应的退火时间。
- 多种实验应用:可用于普通PCR、梯度PCR、降落PCR、巢式PCR、长片段PCR、孵育等等。
- 大屏幕动画操控:采用7英寸彩色液晶触摸屏,大屏幕设计方便查看运行曲线;可预设运行程序,快速启动,也可编辑运行程序,保存备用;人性化设计,无需脱掉手套也可设置程序。
- 数据存储:主机可以储存2000个程序;可插TF卡实现无限储存;可将重要数据保存至TF卡中,并存至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