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esel 2 自行迫击炮系统:从研发到终止的历程
Wiesel 2 自行迫击炮系统:从研发到终止的历程
基于维塞尔底盘的自行迫击炮的第一个版本。图片来自莱茵金属防务
九十年代初,德国联邦国防军决定对其自行迫击炮车队进行现代化升级。现有的 M113 Panzermörser 120 毫米战车计划被具有一定优势的新设备所取代。然而,新型迫击炮系统“Mörserkampfsystem”的研发工作被推迟,并且未能实现全面批量生产和重新装备作战部队。
下一代
八十年代中期,德国联邦国防军获得了基于 M120 装甲运兵车的 113 毫米自行迫击炮。该车辆具有可接受的战斗特性,总体而言适合军队。为陆军各部队制造了 500 多套此类产品。生产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之交结束。
此后,德国立即开始着手研制 M113 Panzermörser 120 毫米坦克的未来替代品。建议开发一种新型自行式迫击炮,它比现有的迫击炮有优势,而且没有其缺点。此类工作始于 1992 年。主承包商是莱茵金属陆地系统公司。
关于该系列迫击炮的主要抱怨与过时的进口底盘有关。为此,他们决定采用莱茵金属公司的现代 Wiesel 底盘来打造新车。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设计准备好了,原型也建造并测试了。
这款自行迫击炮可以解决分配的任务,但不能让客户满意。遭到投诉的主要原因是装甲车体体积不足。它无法放置足够的弹药和所有必要的设备,也无法确保机组人员达到可接受的舒适度。
lePzMrs 迫击炮的现代化版本。图片来自莱茵金属防务
在新底盘上
1998 年,德国联邦国防军下令研制新型自行迫击炮,这次采用的是现代化的 Wiesel 2 底盘。这种车辆的战斗舱容积几乎增加了一倍,可容纳所有必要的单位。客户还表达了在开发更新后的项目时应考虑到的其他意见和愿望。
同年,即 2 年,制造了基于 Wiesel-1998 的自行迫击炮模型。该项目的全面开发以及随后的实验设备的建造耗时数年。直到2004年,才有两架原型机进入试验场,测试和改进也花费了大量时间。
21世纪初,制造新型自行迫击炮的计划进行了调整。他们不打算开发单独的战斗车辆,而是提议开发一个成熟的多组分系统,称为 Mörserkampfsystem(MrsKpfSys)。该综合体包括一辆轻型自行迫击炮“莱希特坦克迫击炮”(lePzMrs)和一辆炮兵控制车辆“指挥车”(FüFhz)。
根据客户的计划,FüFhz 车辆的战斗人员将与随行部队和编队直接互动。他必须接受火力支援请求,计算射击数据并将其传输给lePzMrs.战车。这种作战行动的组织目的是为了大幅减少自行迫击炮车组员的工作量,并提高整个部队的作战效率。
意想不到的结果
根据测试结果,建议采用 MrsKpfSys 系统并投入批量生产。 2009年8月,德国联邦国防军向莱茵金属公司订购了首批该装备。根据合同,承包商将建造55辆战车,总成本约为XNUMX万欧元。
船尾视图。照片 Factmil.com
我们也制定了未来的计划。 2010年代,计划全面实现lePzMrs产品的批量生产,并开始重新装备一些部队和师。新型自行迫击炮将与降落伞部队一起投入使用,当时降落伞部队采用的是可运输和便携系统。这些部队至少需要数十门新型自行迫击炮。
未来计划开始生产FüFhz控制车辆。每个电池都将提供一种这样的产品。这也需要相当大的生产量。
然而,全面生产的开始却不断被推迟。尽管做出了积极的决定,但争议仍然存在。人们对自行式迫击炮的各种特点、特性,甚至对这种形式的机器的必要性都提出了质疑。例如,使用120毫米迫击炮就受到批评。据一些指挥部代表称,登陆部队只需使用 81 毫米系统即可。
该情况于 2015 年得到解决。德国联邦国防军地面部队指挥部放弃了大规模生产 MrsKpfSys 系统的计划。官方给出的原因是该项目技术和经济发展不足。
首批8辆lePzMrs车辆仍是仅有的一辆。据已知资料显示,这套装备至今仍保留在德国联邦国防军的一个部队中,并按照预定用途使用。在某个不确定的未来,它将耗尽其使用寿命并被注销。
技术特点
Mörserkampfsystem 自行式迫击炮系统的建造采用了已知的解决方案和新的想法。例如,在现有的装甲底盘上配备迫击炮武器及相关装置,制造出战车。同时,迫击炮系统本身与装备类似设备的传统选项有所不同。
将自行式迫击炮装载到直升机上。照片 Factmil.com
Leichter Panzermörser 战车的基础是 Wiesel 2 多用途运输车。这是一款前置发动机车辆,车身装甲可抵御子弹和弹片的伤害。尽管体积小、重量有限,但它拥有足够的内部隔间来容纳武器或装备。在Wiesel-2的基础上,开发了各种用途的车辆。
lePzMrs 坦克全长不超过 4,8 米,车宽不超过 1,9 米,车高为 1,8 米,战斗全重不超过 4,8 吨,配备一台功率为 110 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 Wiesel 2 底盘配备有扭力杆悬架上的五对负重轮。导轮位于地面,起着附加滚轮的作用。
该机器的速度可达 70 公里/小时,能够在崎岖的地形上行驶,还可以游泳。此外,其有限的尺寸和重量使其可以通过具有适当载重量的飞机和直升机进行空运。
船体后部装有原创设计的迫击炮架。它包括一个旋转装置和一个带有枪管的摆动部分。此外,车体后部还有两个液压千斤顶,将后坐力传递至地面。迫击炮架可向前半球 60° 宽的区域内射击,仰角为 +35° 至 +85°。
该装置包括一门120毫米滑膛迫击炮。它是在坦佩拉(Tampella)公司的系列产品基础上开发而成的,目前已为德国联邦国防军服役。原始设计经过了重大修改,其特性得到了改善,并适合在新平台上使用。
通过空运运输 Wiesel 2 系列车辆。照片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该迫击炮采用了新型1,7米长炮管,并采用加强型设计。此外,它还采用后膛装弹的方式。装弹是通过枪管后膛上的特殊装置手动完成的。该迫击炮的射速高达每分钟8-9发。并能将水雷发射至10至12公里的射程。
MrsKpfSys 系统与所有北约标准的 120 毫米地雷兼容。战斗舱可装载27发子弹,也可以从地面或传送带供弹。
lePzMrs车辆配备了自动火控系统。它利用通信设备从控制中心或其他来源接收有关目标的信息,计算射击数据并进行瞄准。每次射击后,自动装置都会将迫击炮移到水平位置进行装弹,然后恢复瞄准。
FüFhz 控制车也采用 Wiesel 2 底盘制造,但从未投入生产。其后舱用于放置自动化机组工作站和其他设备。船上有各种通讯手段、计算计算机等。
修改计划
2015 年,德国联邦国防军放弃批量生产基于“威塞尔 2”底盘的自行迫击炮。因此,基于 M113 的现有车辆仍在军队中服役,而它们的替代品仍存在疑问。与此同时,按照此前批准的计划,这些债务的逐步注销也已开始。
多年来,德国自行迫击炮舰队的前景一直受到质疑。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人们才决定开发此类新项目。从总体思路上看,它与封闭的Mörserkampfsystem项目类似,但应该使用新的组件。特别是,有前景的 GSD LuWa 底盘被选为基础。目前还不知道这个项目将如何结束。